引言: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从古至今,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拥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即使现在涌现着无数的新文学新浪潮,但名著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首选之书,也许没有完完整整的看完书,可书的故事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备受人们的追捧,到现在也有许多《三国演义》的粉丝,遥望千百年前的战国时代,三国鼎立,群雄角逐,涌出一波又一波的英雄豪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厮杀,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风流人物中有一位名叫关羽的武圣,他受过许多史学家或文学家的赞扬,人们尊称他为武圣,为他修建寺庙,拜他敬他,而寺庙中关羽的雕像多是闭着眼的,这是什么缘故,老木匠娓娓道来其中奥秘。
关羽是汉末时期蜀国的名将,早年的关羽只是四海为家的浪子,他由于触犯一些条列,被流放到涿郡,在这里他遇见生命中的贵人与兄弟。“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也是在这里张飞,关羽,刘备三人歃血为盟,成为手足兄弟,而关羽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中国人一直有着供奉关老爷的传统习俗,人们将他尊为“武神爷”,可大多数拜的雕像都是睁开眼,唯有关羽的雕像几乎都以闭眼示众。而关于这一点,一个常年雕刻的木匠向世人道出他的见解。首先第一点,有个传言是关羽睁开眼睛的时候,就是要大开杀戒的时候,而关羽在历史上的画像基本都是丹凤眼,一双丹凤眼虽不大,却炯炯有神。关羽在书中的记载大多时候都是眯着双眼,是一副思考的模样。有一个故事发生在三国之战中,关羽听说白马之围的困难之后,闭眼思考良久,然后睁眼后就拿着他的宝刀返回战场,在万人之中斩下敌方将领的头颅,也顺利的解决这个困难。
关公现在仍然是受无数人尊重的人物,他“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关于他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也是许多,关羽性情忠诚,他选择刘备后再也没有做过任何背叛之事。中间也许为了生存而暂时投靠曹操,那也是“择良木而栖”的一个办法,后也回到刘备身边,立下许多功劳,帮助刘备建立蜀国,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最后也战死沙场,结束短暂而灿烂的一生。
参考资料:
《武安王赞》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