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要及时行胃肠镜检查

2019-07-04   306医院医学科普

赵欣,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干部病房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人体的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可分为上、中、下消化道,一般来说有90%的疾病都集中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这些部位的病变,胃镜和肠镜是最直接、高效的检查手段。但就是这么重要的检查,却被很多人拒绝。临床上害怕做胃肠镜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是觉得麻烦、痛苦。要知道,拒绝内镜检查是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中国排名前五的肿瘤里有4个是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但由于恐惧胃镜、肠镜,大部分人基本不会主动到医院筛查。

胃镜

胃镜检查借助一根纤细、柔软的管子(光导纤维+高清摄像头),伸入胃腔、十二指肠腔,观察黏膜、拍摄或治疗。胃肠镜检查是食管、胃、肠疾病熬诊断的首选手段,也是食管、胃、肠道早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当前,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如发展到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30%。遗憾的是,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40%以上,能早期发现者远低于日本的70%和韩国的50%。

肠镜

肠镜又叫电子纤维结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纤维软管,直径约I厘米,前端装有一个带冷光源的高清摄影头,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可让医生直观看到肠道内部情况。

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方式,也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确诊病变,还可切除癌前腺瘤性息肉等病变。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2015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38.8万人,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院士认为,我国I4亿人口,按照每年10%的百姓需要做胃肠镜检查,也有1亿人以上。

高危人群请自觉检查

有下列情况的人需到医院做胃肠镜检查。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X线钡餐造影或CT、超声检查,怀疑胃、食管、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等情况者。既往患有溃疡病、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病变的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结直肠腺瘤、腺瘤样增生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1~2年一次,家族有结直肠癌病史、息肉病史的人2~3年一次。45~50岁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筛查一次。

检查之前的准备工作

胃肠镜检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让检查结果准确无误。胃镜检查前空腹6小时以上口如果上午检查,检查前一日建议18点前进食晚餐,之后禁食,检查当日不能吃早餐、喝水。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清晨可少量饮水送服降压药物。停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至少停用7天,华法林、波立维等至少停用3天。

自备无色糖块或葡萄糖水,以备低血糖时纠正血糖。

肠镜检查日前一晚,体检者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质食物(无渣饮食,如清汤、白糖水、蜂蜜水等),禁食乳制品如牛奶、椰奶、奶油浓汤等,不吃高纤维蔬菜、水果,禁吃红色或多籽的食物,如西瓜、西红柿等。

同时要服用医生开的泻药清洗肠道,服药期间要来回走动,轻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检查前一般需要做传染病筛查、心电图,老年人及需镜下治疗者要检查凝血功能,无痛胃肠镜要做麻醉评估。无痛检查患者必须有成年家属陪同。检查当日携带病历本及相关检查化验资科,尤其是既往胃肠镜报告及病理报告,以供医生参考。检查结束后24小时内不要开车,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