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艳艳,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放疗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今年是第二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规定每年的4月15~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肿瘤防治周宣传周虽然已结束,但肿瘤防治宣传,永远在路上。笔者整理一些肿瘤防治基本知识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发生的过度而不协调生长所形成的异常新生物。肿瘤由正常细胞获得了新的生物学遗传特性转化而来,并伴有分化和调控的异常,其诱发的刺激因素消除后,仍继续与机体不相协调地过度生长。
2. 肿瘤都是癌?癌症,是一种民间通俗说法,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
3. 介绍常见的8种癌症
(1)肺癌
临床信号:刺激性咳嗽,久咳不愈或血痰,且逐渐加重,偶有胸痛发生。
防癌建议:远离烟草、使用环保材料装修、出门戴口罩等。
筛查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及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胸
部CT检查。
(2)肝癌
临床信号:腹部疼痛、腹胀,食欲减退、消瘦,严重的会有黄疸、腹水。
防癌建议:戒酒、注意饮食卫生、接种乙肝疫苗,不吃发霉的食物等。
筛查建议:患有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应每6个月做一次血清甲胎蛋白、腹部B超。
(3)胃癌
临床信号:逐渐出现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且服药不能缓解,持续消化不良。
防癌建议:少吃高盐及腌制食品、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阻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合成等。
筛查建议: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恶性贫血等病史或直系亲属有胃癌患者的人群,应定期胃镜检查。
(4) 大肠癌
临床信号:腹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且大便带血、贫血、身体乏力。
防癌建议:多吃粗纤维食物和高纤维果蔬、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等。
筛查方法:35岁开始每年肛门指检和大便化验,50岁以上部分男女每年查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或大便免疫化学检验。
(5) 乳腺癌
临床信号: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内陷、乳头溢液或破溃。
防癌建议:多锻炼、不久坐,少熬夜;月经前、妊娠期对放射线敏感,应尽量回避。
筛查建议:20~40岁的女性建议每三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每年检查一次。
(6) 宫颈癌
临床信号:阴道有出血或不正常分泌物,腹部胀大,小腹隐痛。
防癌建议:戒烟、注意私生活的卫生、有条件的适龄女性可接种HPV疫苗。
筛查建议:建议21岁以上的女性,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筛查(宫颈刮片或TCT)。有免疫缺陷、感染HIV等情况的,需要告知医生来做更频繁的筛查。
(7) 鼻咽癌
临床信号:鼻涕带有少量的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耳鸣等。
防癌建议:增强自己的体质,戒掉烟酒,少吃腌制食品,避免接触重污染环境。
筛查建议:长期在污染环境下工作生活或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鼻咽部检查。
(8) 前列腺癌
床信号:尿频、夜尿增长、排尿困难以及血尿等症状。
防癌建议:不过度饮酒吸烟,避免长期高脂肪饮食,避免长期久坐,并注意私生活的卫生。
筛查建议:50岁以上,长期吸烟酗酒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应定期进行PSA检查。
4. 预防癌症10点忠告
(1) 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
(2) 每天进行30分钟到60分钟适当强度的身体活动。
(3) 避免喝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
(4) 母亲对婴儿至少进行6个月的母乳喂养。
(5) 每周食用红肉不得超过0.5公斤,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
(6) 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别超过30克,女性别超过15克。
(7) 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
(8) 每天摄入的盐不超过6克,少吃腌制食品。
(9) 避免食用不必要的营养品,但怀孕期间可服用叶酸。
(10) 癌症患者在治疗后要严格遵循专家提出的营养建议,多进行体肓锻炼,并保持适当的体重。
(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