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掉CEO,东方甄选就能解决问题了?

2023-12-16     单仁行

原标题:免掉CEO,东方甄选就能解决问题了?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东方甄选和董宇辉之间,现在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果。

就像我在前一篇单仁行里说的,东方甄选不可能会抹杀董宇辉。

但是,我也没想到这个代价会这么高,真的成了2选1,东方甄选的CEO孙东旭被免职了。

这件事给了我几个感触,今天也趁着周末跟大家聊一聊。

02

第一个感触,就是今天网络舆论的力量确实非常强大,需要更加引起企业的重视。

像在西方,舆论会让政治结构发生变化,政客们最怕的就是丑闻,很多时候,一个丑闻就会让自己政治的生涯提前结束。

但我们总觉得商业是商业,何况这还不算丑闻,只是公司的内部矛盾,我们自己解决就好。

其实,今天的舆论,也会让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今天信息传播非常发达的视播时代,当你的生意是面向一般大众的时候,你在公众面前的一言一行都要格外的注意。

舆论在带来流量,带来转化的同时,也会去放大每一个细节,并且会带有天然的喜好。

所以,我们除了提供产品价值之外,也要给大众带去情绪价值,要去重新理解公众公司在今天的定义。

03

第二个感触,今天的CEO,确实不能只是一名“首席执行官”,更是一位“首席情绪官”。

在CEO领导公司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去关注自己员工的情绪,特别是跟骨干员工、网红员工的关系。

当我们提出公司要变革,要求团队成员提升能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充分预估到他们的爆发力?有没有照顾到他们的情绪?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转型结果。

就像董宇辉现在是大主播,他其实已经是东方甄选的重要资产,也是公司盈利的保证。

如果他不能和领导者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心里带着情绪,对公司无论是业务发展、组织管理,还是其他成员的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就像新东方的市值这几天下跌了不少。

04

第三个感触,就是MCN这种模式,或者说以员工作为个人主播,去带货,去打造公司品牌的模式,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和风险,一定要尽早解决。

做不好就不用说了,万一做好了,甚至做得太好了,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变化。

什么变化呢?

我们曾经讲过,当一个公司30%的业务收入,都是由同一个大客户创造的时候,他其实就构成了公司潜在的风险点。

因为只要这个大客户今天不给我订单了,我30%的营收就没了,这部分的成本就需要靠其他70%的业务去平摊,那么,我就很可能从盈利变成亏损。

同样的道理,当公司的营收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某一个主播去创造,并且客户只认可主播的时候。

他是不是已经变成公司的客户了?甚至比大客户更加危险?

就像李子柒和微念,李佳琦和花西子,不是和公司闹掰,就是公司成了主播的附属品。

当然,我们只是去分析这件事背后暴露的风险和模式缺陷,不是说董宇辉什么“功高震主”,要挟公司了。

因为客观上,这就是东方甄选要面对的经营风险,必须要把问题解决掉,不是解决人,而是解决这个模式缺陷,并且,越早解决越好,越晚解决就尾大不掉了。

要么你就给股权,给待遇,给级别,保证他一辈子都不离开。

但这不是最优解,因为这涉及到公平问题,公司其他人会怎么想呢?给董宇辉提供从文案到拍摄、剪辑、运营的支撑团队怎么想呢?

而且,如果外面有人比你给的更高呢?

要么,你就要在给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的同时,用更好的机制去扩大营收,并且主动帮助董宇辉成长,从一个单纯的业绩贡献者,成长为团队领导者,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把个人贡献变成团队贡献。

就像两个月前,孙东旭复制了“几万个董宇辉”,也就是把董宇辉高转化的视频去切片分发,让更多的大V、机构,在全平台多账号去帮助东方甄选带货,用这种方式去增加营收。

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就无疾而终了。

包括孙东旭自己,也犯了不应该的错误,你是个CEO,什么事不能坐下来处理,还要跑到镜头前干什么?还要把内部问题放到外面去干什么?

这一切都显现出东方甄选背后存在的重大风险。

所以,今天即使是把CEO免掉了,风险解决了吗?问题解决了吗?

没有,甚至可以说,越来越恶化了。

我个人有个判断,董宇辉恐怕在东方甄选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05

为什么这么说?

对一个公司的董事会来说,在一个被迫的情况下,免掉CEO是一件很被动的事情,这种被动会埋下很大的隐患。

可能我们会觉得,CEO怎么了,没了再找一个不就行了。

CEO有两种,一种是空降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经验、履历会非常丰富。

还有一种是自己多年内部培养、选拔出来的CEO。

孙东旭就属于第二种,他2007年就加入新东方了,一路从一个基层老师,干到新东方的CEO,又到东方甄选当CEO。

这个CEO不是空降,也不是白白得来的,而是新东方自己培养,按照内部体系一点一点奋斗上来的。

换句话说,人家在新东方16年不是白干的。

今天CEO被免了,那原来跟着孙东旭,习惯他这种管理方式的各个部门的骨干,这些中层干部,他们会怎么对董宇辉?

他们会不会因为孙东旭的离职,跟董宇辉产生摩擦?

我想,这在职场当中是必然的。

而且,董宇辉回到原来职位上,还是继续做主播吗?谁来管理他呢?谁敢管理他呢?

除非俞敏洪让董宇辉来做CEO,但是董宇辉可以把主播做的非常好,如果想要把管理做好,特别是管理那么大摊子的CEO,就有点不现实了。

那如果把不服的中层干部全部换了,重新专门给董宇辉组一套班子,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那真都做到这一步了,大家还要不要听董事会的呢?公司还怎么管呢?

所以,俞敏洪现在选择自己来当这个CEO,又重新回到当年创业的那个状态,但他同样也要面对模式缺陷的问题。

所以说,这件事发展到现在,不管对俞敏洪,还是对东方甄选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件怎么解决都特别麻烦,特别难的事了。

这也提醒了我们,如果要用个人IP的方式去打造公司的品牌,最合适的人选,永远都是创始人自己。

如果要用个人主播的方式去带货,老板不方便去亲自卖货的话,那么就考虑我们上面说的,打造一个样板直播间,然后多渠道、多账号、全平台的分发高转化的视频切片,做好分销机制。

最后,也期待一下俞敏洪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去处理好公司和董宇辉的难题吧。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6729e8c457ad055bb7abc2b0c5b75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