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廖行之(3)
水调歌头·寿长兄
[宋]廖行之
天下伟人物,荆楚号名流。幅员千里,英气磅礴岳南州。雁峤高参翼轸,石鼓下盘朱府,衮衮应公侯。常记生申旦,明日是中秋。〇挈明月,翳翔凤,驷飞虬。东南一尉,何事三载漫淹留。谈笑洞庭青草,从此阆风阊阖,高处看鳌头。更种阶庭玉,慈母念方稠。
廖行之,《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全宋词》行之小传殊为简略,可增补者尚若干事。
行之,初号坦斋。高宗绍兴三十年,易“省斋”,时年二十四岁。衡州衡阳县人。
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迪功郎、岳州巴陵县尉、巡提私茶盐矾兼催纲。
宋·田奇《宋故宁乡主簿廖公行状》曰:登淳熙甲辰进士第。拜迪功郎、调岳州巴陵尉。公自知书固已喜言天下事,考古验今,必极根柢。且晓析民情利病,尝恐不得行其志。及是莅官,慨然以不负所学自任,孜孜奉公,有非便宜于民而利害深系于国者,明辨其故,不以下位蓄缩噤默。公仪观轩豁,气貌温粹,与人若无不可,及抗颜议论,至有所守,虽上官不能夺也。绍兴经界,湖北未及行,税籍坏亡,漫不可考。豪右占田,往往以罩数十加一,侵渔单弱,故田讼最多,莫能稽决。其疆理纷错,至两邑互争而无所适从者。公以为弓量之法固不可骤举,今若因原佃者,仿经界法,丘计亩度而后给焉,岂惟杜昏诬之患,又因以渐补税籍之阙。至如讼田之家,率推以此。徐俟岁月,可使赋役均而民讼息。乾道间,民有诉田不实而没入其谷者,县俾当都与附近二都之人运贮尉司,以备纲马支遣。其后岁承前数,敛三都以取足。又部使者之循行,守令贰长之迎送,与夫劝耕出郊之举,次舍宿顿,凡百供张,州县移文,责巡尉以如法排办为言。为巡尉者,分勒耆保,裒辑金谷,岁至再三,当道尤被其苦。君力言其弊,皆白罢之。复计纲马经由,岁费谷多不过七十斛,请截马刍钱五十缗,专一委官收籴,在漕计未为朘削,而所利甚溥。使者从之,于是民情忻悦,当路寖知公为可用矣。巴陵尉旧无公宇,公割俸市官舍以创始。邑人欢告,争出力以成其事。先是,公登第之年,防推兄不幸,公既有所授而后闻讣。公之兄弟天性纯孝,奉太恭人曲尽人子之道,欢欣忧戚,一视太恭人喜愠,故其出入,必更迭在左右。公闻兄之丧,既痛失手足之助,又虑亲老之悲伤,难以远侍板舆也,悔择官非近地。会巴陵阙尉既久,省符交下,郡牒亦狎至。公单骑之官,阅四月,子侄始奉太恭人来。抵湘阴,太恭人感疾,公曰:亲老多病,是可恋微官时乎?径乞侍养以归。士大夫闻其风而高之,至有力荐于朝者。
按,“不以下位蓄缩噤默”,不因官位低而收敛退缩,闭口不敢说话。
“绍兴经界”,宋高宗绍兴年间,曾实行经界法,清查、核实各路土地的占有状况。
“湖北”,岳州当时属于荆湖北路。
“纲马”,当时朝廷从四川等沿边地区购买战马,每百匹编为一纲,运往江南。运输途中,马饲料往往须沿路地方政府负责征收、供给。
“部使者”,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长官之统称。
“守令贰长之迎送”,州县长官到任之迎接与离任之送行。
“劝耕”,古代地方官员于春日巡行乡村,督促农民适时耕作。
“次舍宿顿,凡百供张”,指外出官吏人等之住宿、餐饮等后勤事务。
“分勒耆保,裒辑金谷”,责成乡村里的长者、保长负责征收各种供官府额外开销的钱粮。
“马刍钱”,马料钱,供给纲马草料的专项开支。
“缗”,古代货币单位,一缗为一千文。
“防推兄不幸”,谓廖行之的兄长去世。其兄官职为某州防御推官,故称“防推兄”。
“太恭人”,谓廖行之的母亲。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定外命妇封号为九等,“恭人”为第六等。命妇封号之高下,乃依据相关官员之官阶等级而定。单称“恭人”,是指某官员之妻子;加“太”字,则是称其母亲。
“板舆”,古代用木板制作、用人肩抬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一类。多供老人乘坐。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