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表达,家庭教育有没有秘诀?
有!那就是跟孩子聊天。
2019年,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对波士顿地区30多名4~6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发现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活跃。因此,和孩子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对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有效的教育不是发生在你准备好的场景中,而是走在路上,你牵着他的手,慢慢地和他聊一聊。3岁后,孩子上幼儿园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可不能把这么可贵的时间浪费在电子产品上哦。
孩子是一个有尊严、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而且还是个超级有潜能的学习者,她们无时无刻不在吸收和创造。她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融入人格,伴随一生。这就是吸收性心智。当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表现出强烈、持续的兴趣,并且乐此不疲地重复时,这便是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敏感期”到来了。
如果孩子的敏感期被环境支持的话,他就会非常轻松地获得某项能力;而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同样的学习对孩子来说就会变得尤为吃力,并且还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
附:孩子敏感期的秘密
3-6岁的孩子多集中在感官精细化、语言、动作、社交发展这4个敏感期中。
亲子阅读,是门槛最低的家庭教育。3-6岁的孩子阅读的篇幅越来越长,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了,比如生活方式,科普绘本,艺术想象力绘本等。如果孩子对哪几本特别喜欢,不妨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让他们随时可以拿到阅读。
至于识字。让孩子识字、阅读的初衷,是发现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及时给予他充分的环境支持,满足他的求知欲,为他埋下渴望阅读的火种。所以我们希望孩子在阅读中品尝到的都是甘甜。如若孩子在识字过程中不主动、不积极,我们就必须暂时放弃,继续等待。
具体怎么操作呢?
我们可以接着看下去。
听和说
0-3岁,孩子的心智像海绵一样吸收了环境中所有的语言,3岁以后,她们便开始大量地输出。“孩子模仿语言,却不知道其所以然。字词进到孩子脑内,犹如被磁铁拉扯,秩序自行形成。”
我们不要限制孩子的词汇,也许家长的词汇有限,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成长。中文是这样,英语也是这样,不用把孩子限制在 “分级绘本” 中,可以全面地接触各种题材的绘本哦!(英语的话,可以参考这些绘本 点击了解 )
此外,聊天的内容也不要低估孩子的潜能。我们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次提问,多喝孩子展开大量有意义的对话。
说到国学,我问过一些语文老师,她们的孩子大多小时候就喜欢古诗,喜欢成语,当我问及她们的 “成功经验” 时,普遍的回答是:自己喜欢。是啊!只有当孩子发现他深爱的人自己就为诗词陶醉,才会主动去感受韵律、吸收韵律。
记得有一次冬天,我们带多小多同学 “围炉煮茶”。因为比较晚了,月亮正好出来,多小多同学激动的吟诗起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他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他也觉得有时候月亮像极了家里的盘子。
另外还有一首诗,我们家很常用。就是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原因是家里楼下的小池塘边上有一棵高高的柳树,这首诗,我就是在那里教他的,后来每次路过,都要对着那棵柳树吟诗。
再说说【英语】,0-3岁的任务,也是【听、说】哦!【英文习得】和【中文习得】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从孩子刚刚出生,牙牙学语,我们就和孩子不断地说说(听,持续输入);渐渐的,孩子能听懂一些指令,给与反馈;然后,2-3岁的时候吧(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期),慢慢的能蹦出简单的词句(说,开始输出);再到4-5岁,孩子到了识字敏感期,开始认字,认更多的字,开启了自主阅读新篇章(读,自主阅读)...
解音游戏
蒙氏教育里的【解音游戏】,和娜塔莉前两天写的【学自拼前的准备】很接近。
比如很多实践蒙氏教育的爸爸妈妈都会很早开始和孩子玩解音游戏,比如问孩子:“用我的小耳朵听一听,rhinoceros(犀牛)的第一个音是什么啊?” 孩子可能会找到 “r” 这个字母的音。之后还可以和孩子玩:“用我的小眼睛找一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以 'r' 开头的呢? ”
我们可以试着带孩子去分辨首音、中间音、尾音。 比如dog,首音是d,中间音o,尾音g。读慢一点,嘴型夸张点,这样孩子可以慢慢意识到,一个单词的发音是好几个音素构成的,比如 dogd-o-g
中文也是这个道理,妈妈,m-a-ma, m-a-ma, mama,第一个音是 “m”。
当然,让小小孩玩【解音游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掌握拼音/拼读,而是为了帮助孩子通过解音练习,逐渐做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
识字游戏
在蒙氏的识字环节,通常会使用【三段式】,然后配合各种游戏。因为精力实在有限,所以在家里,娜塔莉还是选择用《一亩阅读》来做识字启蒙。短短的2个月里,已经熟识百来字,可以很轻松的阅读《小羊上山》的第1册。虽然小贵,但非常省心省力,一些都是很自然的学会的。(一亩阅读的介绍 点击了解 )
我也加入了蒙氏的一些小游戏来巩固。
1)字卡和模型匹配
这个可以投其所好,我们家多小多同学喜欢动物,我自然是从动物入手啦!
2)移动汉字盒
一边增加词汇量,一边潜移默化的熟悉语法词性
从识字,到组词造句,甚至可以自己制作绘本小书。
运笔书写
之前娜塔莉介绍过《英国早教教育大纲: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YFS体系)》。在英国,读/写,是被写入幼儿园的教育大纲的哦!
在这7大领域中,基本领域包括:
掌握书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汉语书写,更需要大脑和手的长期准备。
在孩子3岁半左右时,我们很可能会捕捉到孩子涂鸦的时刻,当孩子逐渐开始歪歪扭扭地画出类似字母、笔画、数字的图案时,便预示着他进入了书写敏感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准备一些难度递增的控笔练习了。
孩子几岁写字最好?3岁早6岁晚,孩子的写字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蒙台梭利博士通过长期观察儿童发现,孩子的书写敏感期出现在3岁半到4岁半之间,早于阅读敏感期到来。
英文可以从字母开始临摹,汉字可以从笔画开始临摹,从黑板到白纸,逐步练习书写。一开始写在纸上的时候,可能很大,可能很小,当孩子能很好地控制大小后,再给他提供田字格书写。这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将这一技能应用在生活中,比如,制作贺卡,写信,制作购物清单等。孩子一定会感到兴奋和自豪的。
顺便提一下关于孩子的自主阅读。
因为书写是一个机械的过程,而阅读时头脑的逻辑过程。因为有了之前大量的汉字积累,所以从4岁半开始,当孩子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渐趋成熟时,他才有可能进入自主阅读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
【蒙氏语言】里的顺序【听/说/写/读】中的【写】是从【控笔阶段】开始,而【读】是指【阅读理解】。而传统【英语学习】里的顺序【听/说/读/写】中的【读】是指【指读/认读/识字】,而【写】是指【写句/写段/写短文】。
所以总的来说,顺序应该是:
听 -> 说 -> 控笔练习 -> 识字认读 -> 阅读理解 -> 句段写作
好了,林林总总写了那么多,娜塔莉也希望收到你们的启蒙们故事。欢迎私信我或者给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