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课25分到多门课满分,山东男孩儿2年实现逆袭,未来目标"搞"科研!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其实不喜欢数学专业"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数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宋震这样说道。上大学后第一次数学分析模拟考试他只考了25分,然而大一上学期结束,他的各门专业课成绩就超过了90分,1/3的课程超过95分。从"不喜欢数学"到成为"学霸",宋震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见解。

天赋+努力

被问起学数学是不是天赋更重要,宋震的回答带着鲜明的数学生特色。"一分天赋,七分努力,一分兴趣,再加上一分运气。"

刚上大学的时候,宋震第一次数学分析模拟考试只考了25分,这就是他所说的自己大学最低分,那次模考的班级平均分是40多分。作为一名高考成绩635分的高分考生,这次考试让宋震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我们所要平衡的时间不是学习和学生工作的时间,而是学习、学生工作和玩的时间,这样就很好取舍了。" 宋震比常人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也更好的把握着自己生活的节奏。在课堂上,宋震全神贯注;课后,他会去学校逸夫楼自习;忙碌的日子,他会早起一些。超强的自律意识让他能更好地督促自己,却不会过分逼迫自己。

宋震的数学学习并不只靠做题,而是专注教材,对定理的滚瓜烂熟,对定义的清晰理解,是他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宋震还常常换位思考,揣摩编书人的想法。

思考是宋震最常做的事。遇到难题,不急于得到答案,而是不停地去思考,努力让自己找到问题的思路是宋震的习惯之一。对于他来说,通过一道题举一反三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通过自己的努力,大一上学年结束,宋震的各门专业课均高于90分,1/3的课程超过95分。大二学年,宋震的逻辑学导论、运筹学、数据结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及其计算等数门课程满分,学年总加权达到了98.55,GPA3.99,没有一门专业课低于90分。大学两年内,宋震就将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校级优秀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尽括囊中。

大学是彩色的

大学是彩色的,学习之外,宋震还担任着数学171的班长、数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学业辅导中心主任等多项学生工作。

宋震所在班级曾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他说做班长大概就是,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一群人需要牵挂。写材料写到半夜,在每一个节日为班级同学准备礼物:女生节的巧克力、圣诞节的糖果、新年时的红包……这个一米八三的山东男孩儿有着特别细心温柔的一面,他将班级视为自己的归属。

在国际文化节帮助国外友人搭建展台;在开学季迎接新生,带领他们参观校园;给同学讲题,向学弟学妹分享学习上的心得体会……不吝啬,不藏拙,宋震只是勤勤恳恳,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帮助、鼓舞着他人,"付出中学会成长,我觉得这是对学生工作最好的概括。"

目前,宋震已加入两个科研项目组。谈及未来,尽管不明确具体的工作,但宋震努力的方向已经清晰,他想做一名科研工作者,继续从事数学理论的研究。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部分素材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官微、新闻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uovkm4BMH2_cNUgmH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