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了!北京这所高校给每位本科生配导师,其中包括院士和长江学者!

对大一新生来说,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大学里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树立人生目标、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个问题,一项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正在北京科技大学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项制度自去年开始全面实施,目前已在大一至大三学生中实现全覆盖,全校1360名专任教师担任10638名本科生的导师,其中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众多高层次人才。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之后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学校得到推广,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18世纪后逐渐为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知名大学所借鉴。现在国内的教育界也正在形成一种共识:本科生导师制是贯彻精英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理念。

北京科技大学自2018年为每个新入校的本科生配备导师,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规划指导等方面的作用。这项新制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全过程,即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大学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突出"全程"指导;二是全覆盖,即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开,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覆盖学校全部院系和所有专业。

如今,北京科技大学已形成高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导师队伍,并构建起"学校设计、院系实施、导师尽责"立体化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模式,目前共有13个学院、9个科研单位的1360名专任教师担任10638名本科生导师,其中蔡美峰、葛昌纯、谢建新和张跃四位院士担任本科生导师,学校的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青年长江学者等人才100%担任导师。

各项数据来看,这项制度的推行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学业上,13个本科招生学院中,有8个学院大一必修课的不及格率降低;在竞赛方面,截止到2019年11月底,2019年竞赛获奖比2018年增加402人次,增加了13.65%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的学生增加了122人次,增加了23.06%,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竞赛积极性增强;在创新创业项目上,学生参与积极性显著增强,仅从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SRTP)项目来看,2019年申报905项,比上年增加286项,参与学生人数由2631人增加到3595人,其中将近一半项目由学生全程导师指导。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本为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机制,营造出立体化、多层次、协同联动的育人氛围。未来,北京科技大学将通过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形成具有鲜明北科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属于北科大的精神与文化,一代代坚持传承下去,持续为北科学子成长成才提供绵源动力,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栋梁之才。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新闻网、北科大青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cNhJG8BMH2_cNUgLr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