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许多西方流行元素登陆中国的第一站都是首选上海。流行元素中就包括电影,美国好莱坞和欧洲主要影片公司新鲜出炉的影片,很多都会同步来到上海。从1896年上海徐园第一次放映西洋电影开始,整个民国时期,上海始终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放映市场,电影传播的价值观念、时尚文化也对上海人的生活构成了重要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电影放映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据统计,民国时期上海市区前前后后涌现除了多达70几家的电影院。其中比较著名和规模较大的如南京、大上海、大光明、美琪、卡尔登、国泰、沪光、兰心、丽都、百老汇、巴黎、大都会、大华、虹口等。有的已消失,有的生命力依然旺盛,本期就讲讲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家。
上海影业公司下属电影院
南京大戏院。
民国19年(1930)3月,位于延安东路523号的南京大戏院正式开幕,创办商为南怡怡公司。整个建筑为西欧古典风格,共上下2层,有1500余个观影座位。开张当日,影院放映了歌舞大片《百老汇》。民国期间,南京大戏院以电影为主,是上海一流的电影院,在业内享有盛名。美国好莱坞如福克斯、米高梅等的芯新片首选放映都是在南京大戏院。
解放后的1950年,南京大戏院更名为北京电影院,成为上海影院行业第一家公私合营的企业。1959年,改名为上海音乐厅,成为国内外音乐艺术表演团体来沪的主要演出场所,许多重要作品在上海的首演也都放在这里,许多青年音乐家在此成名。
1989年,上海音乐厅被列为优秀近代建筑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市政改造中,经过整修的上海音乐厅地基抬升离地,朝东南完整平移了60多米。
上海音乐厅
大上海大戏院。
大上海大戏院于1933年11月建成,位于西藏中路520号,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整个建筑前部5层,后部是观众厅,有1750个座位,配有冷气设备。建筑造型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外墙配套了灯光设备,夜间璀璨无比,在夜上海也是十分夺目的。大上海大戏院开幕当天,首场上映的电影是《女性的追逐建》,由当时的好莱坞著名明星丽琳•哈莱主演。
大上海大戏院的英文名为Metropol,有大都会之意。而其投资商为融融股份公司,这家公司当时资金雄厚,与南京大戏院大有一争高下之意。开幕之初,与南京大戏院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甚至把福克斯等公司的首映权都争夺了过来,搞得南京大戏院几乎停业。然而戏剧性的是,正当大上海大戏院风头正劲时,其投资方融融股份资金断链,戏院被南京大戏院的拥有方南怡怡接管。
解放后的1956年, 大上海大戏院改名为大上海电影院。1966年后改名为“遵义电影院”,这期间根据形势需要,对影院进行了大整修,原布局改动甚大,历史建筑的原貌不复存在。21世纪初,大上海电影院在原址上推倒重建,原来的5层改成8层。1989年,大上海电影院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大光明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位于南京西路216号,始建于1928年,由中国商人高永清与华纳兄弟的创始人美国人亚伯特•华纳合资成立。大光明电影院开幕之初就极具瞩目,开幕当天就邀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剪彩。首映影片为美国环球影片公司的《笑声鸳影》。
由于高永清不善经营影业,1931年11月大光明电影院停业,之后被以英籍华人卢根收买。卢根决心以大光明戏院为据点,在上海滩的电影界大干一场,遂投资巨款将旧戏院以及附近建筑全部拆除重建,并聘请匈牙利著名的建筑师邬达克设计,于1933年建成。重建后的新大光明大戏院,成为一个附设咖啡厅、弹子房、舞厅、剧场的多功能综合性剧场,场内共有座位近两千。
1933年6月,新的大光明电影院举办首映式,放映的电影为米高梅公司的新片《热血雄心》。新落成的影院成为当时上海最为时髦的场所之一,卢根决也很会经营,聘请了许多俄罗斯女郎作为招待,还有欧美乐师组成的乐队,那时来大光明看电影的都是穿戴时髦的有钱人。大光明电影院在当时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盛名。
日军占领上海后,大光明电影院几易其主,资产流失严重。解放后的1953年,影院由上海市文化部门接管。1989年大光明电影院被评为上海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影院依照1933年的原样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
美琪大戏院。
美琪大戏院位于南京路江宁路口,建于1941年,建成之时,以"美轮美奂,琪玉无瑕"的寓意取名为美琪。戏院融合现代与古典建筑风格,特立独行,特别是入口处圆形巨塔,气势磅礴,内部装修富丽堂皇。
美琪大戏院于1941年10月开幕,当时杯誉为"亚洲第一影院"。解放后,戏院以演出大型歌剧、芭蕾舞剧、音乐舞蹈为主,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演出场所。其建筑入选上海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卡尔登大戏院。
卡尔登大戏院位于南京西路黄河路口,建成于1923年。其建筑也是出自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之手。建成之初,卡尔登大戏院以其设备先进和装修奢华著称,在上海电影界享有重要地位。1923年2月9日,卡尔登大戏院首映影片为米高梅公司的《卢宫秘史》。与此同时,话剧表演也在此风生水起。许多艺术家都在这里留下了身影,卡尔登大戏院也享有了“中国话剧大本营”的美誉。
《蝴蝶杯》在长江剧场的演出广告
1935年,大光明影院濒临破产,当时上海的金融家朱博泉看中时机,同时买下大光明影院和临近的卡尔登大戏院。之后这一带成为上海最奢华、最时髦的娱乐场所,显贵名流聚集。1951年12月,被接管后的卡尔登大戏院更名长江剧场,是上海话剧演出主要场所之一。
国泰大戏院。
国泰大戏院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870号,建于1930年,由鸿达洋行设计,属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1932年1月,国泰大戏院正式开幕。当天登在《申报》上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
解放以后,国泰大戏院更名为国泰电影院,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2003年,国泰电影院进行了全面大修改建,现代化设备设施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