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再现
莉莉是个活泼开朗的花季少女,却不幸得了结肠癌,尽管如此她依然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地配合治疗。手术前医生向她和家人说了手术的过程、时间和费用等事项,睡在手术床的那一刻,从莉莉说话语调和心电监护指标可以看出她还是比较紧张的,通过不断的心理安慰和言语交谈,莉莉渐渐地睡着了……
手术后莉莉复苏很快,拔掉气管插管后的第一句话却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我睡的好舒服啊,感觉睡了一天,没有做手术一样。”
医生听了后一脸“严肃”地说:“你这手术花了上百万,能不舒服嘛。”
莉莉有点疑惑:“手术怎么花了上百万,手术前说了不是两万块够了吗?”
医生这时才说:“你睡的手术床就要70多万呢,加上手术用的设备岂不是百来万啦。还有我们护士帮你术中的护理、麻醉医生镇痛的技术,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呢!”
莉莉这才明白过来,露出花朵般的笑容并连声感谢。想到十年前做的阑尾手术又冷又痛,这次这么大的手术却舒适许多,深感医疗技术的发展快速和先进。
睡的舒服
正如文中所说,莉莉睡的手术床可比我们家中的床贵多了,虽然面积小了很大,但贵有贵的道理。
首先,手术床功能全面,基本能调节到手术所需的任何体位,借助约束带、托具辅助固定;
其次,一般进口手术床的床垫均采用记忆海绵,能吸收分解人体压力,减少局部组织持久受压,睡着自然舒服;
第三,还有一类特殊又实用的东西——凝胶垫,这种软软的体位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
被戏称为比一个医生月工资还高的小小的凝胶垫由高分子聚氨酯弹性体构成,能最大限度分散压力,维持患者体位的稳定舒适,并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压力性损伤、神经损伤。
凝胶垫
如此多管齐下怎能睡的不舒适……
温暖如常
很多人会觉得脱光衣服在手术台上肯定很冷,就和在家洗完澡光着身子出来一样,其实不然。
现今的保暖和恒温技术其实已经相当人性化了,输入体内的液体是加温过的,消毒液也是加温过的,连冲洗液都是恒温的,这些可不是商场买卖似的用钱换来的服务,仅仅是医护仁者之心对于患者的仁爱罢了。
除此之外,手术环境温度有严格的要求但又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不同设置;加温过的毯子和加温设备更不会让人感到一丝冰凉。这些人性化措施都是基于手术团队对低温的重视,不让患者病痛之余再添刺骨的寒冷。
不觉疼痛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尽管疼痛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和耐受程度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手术作为侵入性操作,必然会产生疼痛。如何才能做到大幅降低痛感甚至无痛应该是每个手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了。
麻醉是一个专业领域,并不是简单地让人睡觉或者打麻药,比如莉莉所做的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在术中需要镇静、镇痛、肌松三种药物持续供给,通俗讲镇静就是睡觉,镇痛就是解除疼痛,肌松是让肌肉松弛以便手术顺利进展。
那手术做完后药效过了岂不是要痛?这时就轮到镇痛神器出马了——镇痛泵。手术临近结束时麻醉医生会配好一定浓度的止痛药物注入镇痛泵内,将其与输液端三通接口相连,术后患者若是感觉疼痛可以自行按压泵上的按钮,止痛药物随即沿管路进入体内并起效,一般可使用48小时,药物用完后分离即可。
镇痛泵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止痛措施可以依据综合情况实施,比如在切口周围局部注射止痛药物以减少伤口痛感;肋间、腹壁神经阻滞可以作为早期术后镇痛方式给患者带来安慰。
看病不是买卖,医护并非服务,身袭白衣必然想竭尽所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预防疾病、回归社会。医疗技术蓬勃发展,合理运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疗护效果才是健康无价的真谛。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bFicW4BMH2_cNUgtA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