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人考:王炎(4)

2023-10-21     小楼听雨诗轩

原标题:宋词人考:王炎(4)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王炎(4)

水调歌头·夜泛湘江

[宋]王炎

江月冷如水,江水碧于空。晚来一霎过雨,为我洗秋容。悄悄四山人静,凛凛三更露下,天阔叫孤鸿。唤醒蓬窗梦,身在水晶宫。〇揖湘妃,招月娣,御清风。素琴韵远,不觉醉眼杏花红。禹穴骑鲸仙去,东海钓鳌人远,此意与谁同。倚柁一长啸,出壑舞鱼龙。

王炎,孝宗淳熙二年至五年,鄂州崇阳县主簿。约淳熙六年至九年,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职官。十年至十三年,潭州州学教授。十五年至光宗绍熙二年,知岳州临湘县。

绍熙四年(1193)至宁宗庆元二年(1196)九月,通判临江军。其间,凡三度权知该军。

《王大监传》曰:宰岳之临湘邑。通判临江军,三摄郡政,庭无留讼。

按,“临江军”,即今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县级市一带。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四《江南西路·临江军·军沿革》曰:今领县三,治清江。

《双溪类稿》卷二四《送彭云翔序》曰:某去长沙二年,试邑于临湘,云翔实来。又二年,佐郡于清江,云翔复来。

按,此所谓“又二年”,如自王炎始知临湘县算起,显然与事实不符,仅其在临湘任,即达三年之久。故知此乃承前“去长沙二年”之省略语,其义实谓“去临湘二年”,亦即解临湘任后之二年。

“佐郡”,即通判。

王炎解临湘任在绍熙二年,下推二年,则其通判临江军当始于绍熙四年。

又卷二五《读易笔记序》曰:炎读《易》三十年,不得其门而入。岁在辛亥,始脱为县之厄。明年归自中都,侨寓古艾,杜门却扫,寻绎旧学,久之若有所悟。

按,“古艾”,指分宁,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舆地纪胜》卷二六《江南西路·隆兴府·县沿革》曰:分宁县,在府西四百里。《皇朝郡县志》云:本艾县地。《左传》吴公子庆忌出居于艾,是也。

又《南窗杂著序》曰:先大夫平生诗文遗稿,题曰《南窗杂著》。曩自临湘解官归里中,携遗稿如分宁。

又卷五《寓居分宁去故乡千里不归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长句》诗曰: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问之此何时?春莫将禁烟。家家馔觞豆,拜扫墟墓间。飞鸣乌攫肉,丛木挂纸钱。而我独不乐,慨然坐长叹。开编不能读,当馈不能餐。豺獭尚有祭,谁忍忘其先?念为贫所驱,随牒二十年。少壮不可留,览镜将华颠。空惭《北山移》,未表南阳阡。阖门有百指,负郭无一廛。坐此客异乡,归思空缠绵。忆昔初筮仕,吾母犹朱颜。三釜不及养,遽悲《蓼莪》篇。侵寻岁月久,百感难具言。伤心思宰木,清泪如流泉。狐死必首丘,古人亦重迁。况我虽宦游,十世家星川。亲朋日在眼,可以相周旋。土风有不同,客意终未安。花落草凄凄,青山啼杜鹃。

按,据上引诗文,可知王炎于绍熙二年(辛亥)赴临安,并归故乡;三年,复离乡客寓分宁;至四年暮春,仍在分宁,此时去故乡又二年。上距其淳熙二年(1175)初仕崇阳,已十九年,故举成数谓曰“随牒二十年”。此亦可证知,王炎之通判临江,至早亦当在绍熙四年暮春之后。

又卷一一《贺太上皇帝加上尊号表》(自注:时临江权军)曰:恭惟圣安寿仁太上皇帝陛下成功不宰,藏用无为。

按,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四《宁宗·庆元元年乙卯》曰:十一月戊戌,加上帝后尊号。上太上皇帝尊号曰“圣安寿仁”。

又卷二四《林待制奏议序》曰:淳熙癸卯秋,三山林公帅长沙,时某承乏泮林。公察其不谄,又喜其稍有志于学也,而尽出诸经解示某。自诸经解说外,他文字则未之见也。绍兴(按:当作“绍熙”)辛亥调官在所,陈英仲舍人初为郎,间往见之,从容道长沙旧游,因出公奏议一编。公时捐馆一年矣。相与叹其文章雅健,议论鲠切。某得公奏议,如获至宝以归。侵寻至今五年,英仲亦逝矣。私念此文岂终幽晦而不彰,泯没而无传。然英仲既亡,见者犹少,则某不可閟之箧笥也。遂鸠工刻诸清江官舍而序其编首。

按,自绍熙二年(辛亥)下推五年,是庆元二年。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7d733f2dcadeefcf9249bd90c70c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