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刚《小楼听雨》诗词点评专辑(二)
逢故人
陈镇(河南)
千里相逢不问因,金陵美酒洗征尘。
乡音跌在他乡路,绊倒往来多少人。
李晓刚评:
绝句最难在转承,第三句尤为关键,转得好承上启下,筋脉畅通,诗成一半。本诗前二句铺垫自然,他乡遇故知,自是人间乐事,何况诗人是来自千里之外之故乡,“不问因”三字,写出了故人重逢的喜悦和殷殷之情;“金陵”“美酒”“征尘”三个意象古雅生动,意盈情满,又巧妙点出地点。第三句转得突兀又自然,“跌”字,用得巧妙,用拟人化手法,顺承上句“千里”“征尘”甚至“美酒”而来,可以理解异地他乡游子的艰辛及对故乡的思念,也可理解为相逢的欢愉,酒不醉人人自醉。最后收尾由己及古,意境宕开。“绊倒”二字,更使“乡音”有了具体形象。整诗自然流畅,衔接紧密,语言清新形象。
红叶
舒继光(湖南)
漂江一叶似扁舟,逐浪穿桥过万州。
近我身前拾不忍,怕因来自故园秋。
李晓刚评:
本诗如水之流动,千回百转,变化多端。首句用“漂”“ 一叶”“扁舟”“逐浪”“穿桥”等字词表现远离家乡之游子对故乡之殷殷深情,精妙生动;最妙在第三句,转折突兀又入情入理:漂过千山万水之落叶到跟前了却不忍拾起,因为怕这落叶来自故乡,拾起来更引起思乡之情!全诗气韵流畅,文脉贯通,深得七绝章法,有含蓄蕴藉,悠扬不尽之美。
探 母
韩开景(河南)
踏月追星一夜归,病床端水两三回。
娘恩如海深千丈,儿报娘恩未满杯。
李晓刚评:
本诗最大特点在于收放自如,急缓相间而极有章法。首句突兀,语势急促,游子思归之殷跃然纸上;二句承上句而来,承接自然,徐缓之中又见为子侍疾之切。第三句笔势一转,以大海寓母恩,着眼在大;结尾收束,以小喻大,更见母恩难报。
查找退休档案
崔国靖(吉林)
栉风步履早收藏,双手轻开五味装。
半世劬劳唯有纸,汗滋岁月已生黄。
李晓刚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栉风沐雨之脚步早已随档案深藏,今日突然翻阅退休档案,一下子如同打碎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齐齐涌上心头,而心弦也随逝去岁月搅动不已。结尾二句喟然长叹,不经沧桑不能道也。本诗情感真切,结构自然,脉络清晰顺畅,语言生动传神,比喻恰当,意蕴绵长。好诗。
携拙荆登金华尖峰山
皮海清(浙江)
行在山途似水途,险滩千级望踟蹰。
一粗手拉一纤手,妻是轻舟我纤夫。
李晓刚评:
两个喻体差别越大,比喻越难,但如果能找到相同之处,就是绝妙之比喻,“山途”“水途”差别太大,但作者巧妙安排,用“险滩”“千级”融通串联,使后二句承转不显得突兀,最后结尾“妻是轻舟我纤夫”比喻生动真切,全源于前几句铺垫的好。
同学相见笑彼此头发花白
张新义(安徽)
经年初见嘴先贫,目向发间问苦辛。
哂笑出头深与浅,风霜一样抹均匀。
李晓刚评:
自然清新,思路顺畅,结构严谨,后二句比喻生动、熨帖。
美人梳瀑布
章雪芳(浙江)
一排飞瀑落徐徐,遥看悬崖似把梳。
梳发美人何处去,春烟春树两茫如。
李晓刚点评:
自然清新,构思巧妙,比喻生动,语言顺畅。诗作有女诗人特有的情思澹澹,构思精巧的特点。“徐徐”二字准确生动,和“人梳瀑布”很和谐;转句突兀中见自然:由景及人,情感亦丰富起来,结尾用景结情,“两茫如”回答的妙,说景更说人,是唐诗的味道。
池边寄意
史万胜(甘肃)
岸听鸣蝉池听蛙,欲知真意问荷花。
红颜未负炎凉世,泥地瘴乡俱是家。
李晓刚评:
寄意者何?寄情于物,托物言志者也。前二句写游赏河岸池塘,虽满耳蝉鸣蛙叫而独寄意荷花;后二句承接自然且转折有意味:“红颜未负炎凉世,泥地瘴乡俱是家。”以拟人化手法写出荷花恬静淡泊而不趋炎附势之性格。本诗咏荷花而能另辟新意,可谓善于寄意者也。
小院即景
王建强(河北)
夏风轻拂带荷香,乳雀初飞杏子黄。
味里酸甜常自得,一枝留下待君尝。
李晓刚评:
绝句最讲韵味悠长,本诗是也。首二句描写出初夏景象,动静怡人,色彩斑斓,颇具通感意蕴;后二句承接自然顺畅,抒发情感真切,让人想到明高启名句:“莫入乡园使花落,一枝留待我归看”。
池边即景
王岳(安徽)
初绽桃花照水塘,每依细柳弄新妆。
春风吹拂情无限,羞得香腮露又藏。
李晓刚评:
本诗开头两句,描绘出早春池塘桃花含苞欲放,楚楚动人之状态。刻画细腻多情,景色铺垫自然清新;后二句承接自然且开拓文意,春风多情,桃花含羞。结句“羞得香腮露又藏”, 拟人手法生动贴切,写尽桃花的娇态迷人。本诗情景交融,用词准确自然生动,文脉贯通,情思绵绵。
庚子寒食感事
安全东(四川)
匝地春阴雨若霾,逢寒食节又衔哀。
人间烟火如何禁,恨说年年为子推。
李晓刚评:
幽思情深,古韵悠长;设问凿凿切切,谁解诗人忧恨!
庚子春武汉“抗疫”医院某清洁工
池健(浙江)
身未悬壶少雪帏,敢驱病毒帚常挥。
晨昏接送唯家室,忐忑心音漏出扉。
李晓刚评:
情深意切,古道热肠。笔触深入人间底层,结尾两句言似锥,字如针,我为弱者一哭。
清 明
范东学(湖南)
挈妇将雏上墓园,踏青祭祖意萧然。
儿童不解思亲苦,茔畔时催放纸鸢。
李晓刚评:
苦乐不同,对比更衬托思念幽深。
与二闺蜜颐龙湾散步
冯丽芳(广东)
春色宜从深苑看,提裙偷越小阑干。
流莺先我画桥上,唧唧讥人是胖敦。
李晓刚评:
风趣幽默,拟人生动。“唧讥”绕口,可再斟酌。
春 吟
高先仿(山东)
清波饵钓柳盈池,远岸桃花挤进诗。
我欲尽将芳意写,奈何晴雪又争枝。
李晓刚评:
构思好,转承自然,情思曲婉。“挤”字精妙。
忆母亲冬夜纺棉花
雷海基(北京)
寒风阵阵叩门开,半盏油灯小桌台。
纱线慢牵星月走,纺车摇到曙光来。
李晓刚评:
前二句赋胜,后两句赋比兼胜,情思绵长,诗韵悠悠。“纱线慢牵星月走”句,情景兼融,想象丰富,动吾乡思动吾愁!
清明祭父母(新韵)
卢文明(河北)
长跪无言泪早盈,坟前小草复青青。
枣枝有意缠衣角,扯住娇儿且慢行。
李晓刚评:
比赋兼胜,情真意浓。整诗描写生动,语调凄婉感人。
入 山
史万胜 (甘肃)
观望寺阁入云空,岩下听禅溪水东。
未及僧门茶一味,已迷落照染湖红。
李晓刚评:
虚空静默,有禅味。结尾意味深长。
三月三踏雪
孙怀中(山西)
昨夜春云紫岳屯,琼花飞上老龙鳞。
今赊半树桃枝雪,净洗心头一点尘。
李晓刚评:
构思好,结句妙。
夜
王春阁(河南)
轻排小字一行行,竹影频摇夜未央。
秋风裹紧人心事,不许相思探月光。
李晓刚评:
后两句承转自然。整诗构思好,意象好,“裹紧”用字妙。
呈龙华寺照诚上人
杨逸明(上海)
常向龙华古刹行,花光塔影结诗盟。
往来多少红尘客,不及高僧重感情。
李晓刚评:
自然顺畅,情真意浓。承转婉曲有味道。
山村雨后
余月清(江西)
一派清明雨后天,云山还共远山连。
渔人已顺桃花水,系上春风放钓船。
李晓刚评:
清新自然,语浅情真,唐诗风味。“云山还共远山连”句描写生动形象,“山”字叠用对映,杜诗常用,如“桃花细逐杨花落”“南京久客耕南亩”是也。
咏絮
董红霞(河北)
四月杨花漫碧霄,戏云踏水性招摇。
儿童追捧连连问,下雪因何往上飘。
李晓刚评:
想象丰富,构思精妙,语句顺畅。“戏云踏水”句好。
次韵并寄小玲姐
张志坚(上海)
似水流年漫剪裁,缘深自有故人来。
与君再续云山约,不负春风十万梅。
李晓刚评:
本诗起句不错:“似水流年漫剪裁”,化用古诗句好,惜乎缺乏整体呼应衔接,底下二三四句似乎忘了“剪裁”的比喻,各说各的。对比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三句“裁”自有四句“剪刀”的呼应承接,二句相生共映,才有脍炙人口之千古名句。清薛雪《一瓢诗话》)云:“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可与作者共勉!
李晓刚 字陶之,号陶轩主。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诗人。兼任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诗经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财经院校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兼涉诗词创作和研究。出版诗词作品集《终南集:陶轩主诗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诗词创作概论》(三秦出版社)、高等教育教材《大学国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十多部著作。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