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大家谈了有关透析和寿命的问题,特别提到了50岁的肾病终末期患者优选透析治疗的情况,有一个山东的网友私聊说,他前年体检发现尿蛋白假阳性,当时按照医生的要求再次做了检查,尿蛋白是阴性;结果去年体检又是假阳性,后面再去做发现变成了阳性,还是2+,从那以后,每三个月他就去做一次检查,尿蛋白反反复复,他担心自己已经是肾病,但不敢去看医生,害怕一看就是尿毒症。
肾损伤正常人也有,40岁后每年减少1%肾功能
我理解他的担心,确实现在对于肾病网络上的信息多少有些夸大,“得了肾病肯定会尿毒症”“有肾病就要透析,还活不了多久”……等等这类的话。
这些话,没有任何的意义,只会增加患者和观众的恐慌,实际上有不少是某些自媒体的吸引眼球的手段。
人们的健康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活着就会或多或少有些问题,肾脏也是,就是医学上肾脏健康的人,实际上也是有肾损伤的。
国外对于这方面有研究,发现健康人也是有肾小球硬化的问题,而我们普遍认为肾小球硬化就意味着肾病变,这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实际上,正常人也是存在肾脏的损伤,随着年龄增长,损伤加重,40岁后,正常人肾功能每年减少1%,这还是理论上,如果有其他疾病,可能一场感冒就可能导致许多肾小球硬化,而失去功能。
我们可以说人就是一台机器,肾脏就是其中的一个零件,时间久了就会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肾脏工作就要异常了,如果人活的时间足够长,迟早也会有尿毒症。
同样,即使患了肾病,只要养护得当,想活过80岁也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如何避免在我们正常的寿命中,让肾脏提前磨损呢?首先我们得了解哪些人容易患肾脏疾病?
肾病的7大高危人群
1、肥胖者:当身体质量指数(BMI)>27以上就属肥胖,肥胖者有较高风险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如果没有妥善治疗与控制,可能引发肾脏病变。
2、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体器官会随着年龄增加而衰老,因此老年人容易出现肾功能退化的状况。
3、有高血压病:成年人正常的血压一般应小于120/80mmHG,如果血压大于此数值,就代表可能会患高血压,一旦血压数值控制不佳,便可能造成肾脏血管与肾小球硬化。
4、糖尿病患者:一旦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便可诊断为糖尿病,而血糖长期过高易造成血管病变,影响肾功能与肾脏血流量。
5、痛风患者: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可能形成尿酸结晶堆积于关节,引发痛风。此外,尿酸结晶还可能沉积于肾脏组织,长期累积将提高肾病变风险。
6、长期滥用药物的人:随意服用药物或者服用不明来路的药物,也有可能造成肾脏受损,提高患慢性肾病的风险。
7、有肾病家族病史的人:家族有多囊性肾病变、遗传性肾炎等肾病相关病史,则患肾病的几率也将上升。
我们看看文章开始的那个山东的朋友,询问了他的情况,发现他十年前就发现有血压高的情况,但一直没有规律吃药,偶尔出现头疼头晕了才会吃上一次降压药,很有可能就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损伤,建议他立刻去医院诊断,做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查,并且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便初步了解病情,并且调整生活,保护肾脏。
如何保养肾脏?3招护肾大法了解一下
少盐、均衡饮食是护肾的重要方法
现在,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有高血压,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跟饮食有关,很多人现在长期在外餐饮,钠盐摄取量超标,根据统计45岁一下的人群,每日钠摄取量分别超过建议值2倍左右,正常人一般每日只需2000-2500毫克的钠就足够,也就是6克左右的盐。
由于盐分摄取过多,容易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是肾脏病的高风险因素,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能将每日盐分摄取量控制在6克以内,血压平均则可下降2-8毫米汞柱,相当于每日服用1颗长效降压药物。
所以,想要保护肾脏,平时就需调整日常饮食,远离含有高钠的加工食品、调味品,以减少肾脏负担。
除此之外,也可采取地中海饮食与得舒饮食,适量摄取新鲜蔬果、全谷杂粮类、豆鱼蛋豆类、坚果等食物,且使用橄榄油等,搭配清蒸、凉拌、水煮的方式等较健康的烹调方式,预防三高,降低患肾病的风险。
保养肾脏,4大谨“肾”用药
肾病高危人群除了应多注意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外,也需避免服用不当的药物,以免伤害肾脏。
有4大用药法则帮大家记忆:
1、避免滥用止痛药。
2、不要乱吃来路不明的草药及偏方,吃中药一定要找中医师开药方。
3、服用慢性病药物,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自行减药或调药。
4、如果服用药物或保健食品,需请教医生,避免自行购药服用。
规律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
规律运动不仅能帮助肥胖者控制体重,对于控制血压与血脂也具有不错的效果,建议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慢跑、骑车、游泳等,以维持基本体能与身材。
如果要达到减重或提升体能的效果,每周则应进行30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一般心率达到110以上即可,此外,建议可加入高强度有氧或高强度间歇运动,提高减重、燃脂效果,以及搭配重量训练,提升肌肉量,肌肉有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防肥胖所致的肾病找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