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不到700人的禹州小村,缘何传奇缤纷?‖老家许昌
文·图‖张延伟
皇路河村与笔者老家月湾村毗邻,位于禹州市无梁镇政府西1.5公里、诸侯山(当地俗称“蜘蛛山”)东北、灵山西北角,发源于具茨山下的石梁河(近几年已经干涸)穿村而过,把村子分为东西两爿。
下图:已经干涸的石梁河。
皇路河虽是个人口不足700的小村子,村名的由来却颇具传奇色彩。
我最早听说关于皇路河村的来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我还在村小学当代课老师,工作之余喜欢听老人们说“瞎话儿”、讲“古今儿”,村里的说书艺人书治大伯曾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过皇路河与传说中殷娘娘的渊源,由此我牢牢地记在心里。
后来因为村小学改建,我带着高年级学生暂时撤并到皇路河村上课,课余又得以有机会与学校附近一些上岁数的村民闲聊,更知道了与该村有关的另外一些故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整理出来。
直到不久前,皇路河村创建并申报“美丽乡村”,村“两委”负责人因与我熟识的缘故,嘱我代为编撰立在村口的简要碑记,这才促使我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最终选择具有较高可信度的传说整理成百余字的村名由来故事附后,算是交差。
顾名思义,“皇路河”总归要与天子、朝廷、皇帝之类人物或事件扯上些关系。那么,皇路河村到底都与哪些帝王有着渊源,围绕着他们又发生过哪些传奇故事呢?趁着兴致未减,我索性把自己知道的几个传说一并整理了出来。
【传奇一】
迎娶“娘娘”说
传说明朝时有位新登基的皇上做了个怪梦,有仙人在梦里指点他:“狮子把门雕打扇,殷氏莲花入宫来。”皇上把梦境说与文武百官听,户部胡尚书暗自揣测:自己家乡颍川郡阳翟县城北胡楼村,村口左有狮子山,右有老雕山,村西南莲花寨有殷姓人家,莫非娘娘姓殷,出自莲花寨?他奏于皇上,皇上龙颜大悦,遂下旨差遣胡尚书回家乡细细寻访。
再说莲花寨有位姓殷的放牛姑娘,满头疥疮、奇丑无比,却整天无忧无虑地唱:“柳叶儿青,草叶儿黄,朝廷选我当娘娘……”胡尚书带队回到家乡打听,也只有这么一位年方十八的殷姓姑娘,只好硬着头皮来到殷家。
殷姑娘仿佛早料到一般,把自己关在柴屋里洗澡,木梳在头上轻轻一刮,疥疮疙疤掉下来变成个“金碗”,她露出满头乌发,整个人也变得皓齿明眸、肤如凝脂,浑身上下散发出阵阵奇香,活脱脱一朵出水芙蓉。
胡尚书大喜过望,立即着人替殷姑娘梳洗打扮,凤冠霞帔穿戴整齐,登上龙凤车辇吹吹打打回京复旨。后来殷姑娘也被册封为皇后娘娘。由于迎娶皇后娘娘的队伍沿石梁河一路向东南而行,路过诸侯山下的村子时歇息片刻才上了官道,后人就把这个村子叫作“皇路河”了。
【传奇二】
大禹治水说
相传大禹治水时,滔滔洪水由北向南咆哮而来,在皇路河一带汇聚翻腾,而其南面的蜘蛛山与灵山东西首尾相连,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碍了洪水流向,导致洪水向周边泛滥,禹州地面成为一片汪洋。
大禹召集各路诸侯多次登临蜘蛛山,俯瞰山下洪涝之灾,共同商议治水大计。后来大禹提议劈山疏浚,开通河道,把洪水向南引入颍淮河,再东导入,得到众诸侯一致同意。
大禹率手下众人将蜘蛛山与灵山相连处拦腰截断,从而使洪水从两山之间倾泻而下,向东南方向奔腾而去,洪涝灾害这才得到解除。洪水退去之后,蜘蛛山下形成一处藏风聚气的天然凹地,站在远处俯望就像一只“聚宝盆”,后来便有人结伴迁居至此繁衍耕种,逐渐成村。
再说大禹因治理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承帝位,成为夏朝第一位天子。后人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便把他和各路诸侯曾经登临过的蜘蛛山改称“诸侯山”,而山下的村子也被叫作“皇路河”了。
下图:诸侯山远眺(局部)。
【传奇三】
刘秀驻驾说
听村里的老人说,皇路河古时叫“构树湾”,一条河流穿村而过,村东村西各有一条半圆形土崖环绕,土崖上长满构树,春采“构穗”,夏食“构桃”,构树曾为人们度过荒年提供了不少帮助。
王莽杀死汉平帝后篡夺王位,建立新朝,却念念不忘要对西汉宗室后裔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刘秀等人则蓄势待发,于新莽末年天下大乱之际在南阳郡春陵乡(今湖北枣阳一带)起兵,举起反莽大旗,带兵向东北进发。
刘秀义军在阳关(今禹州西北)与王莽派出截杀他们的人马相遇,因敌众我寡,硬碰硬必然吃亏,刘秀被迫率部回撤昆阳(今叶县一带)再作打算。
当义军撤退至构树湾时,虽说追兵被他们甩得无影无踪,但自己的队伍也早已人困马乏,但见这里四通八达,民风淳朴,村中一条大河流水潺潺,河水清澈见底,四周土崖高耸,构树蔚然成荫,刘秀不由得大喜过望,遂把胯下坐骑拴在旁边一棵大槐树上,下令在此埋锅做饭,休养生息后继续赶路,这才有了后来的昆阳之战大败莽军并推翻新朝政权。
刘秀最终统一天下,定都洛阳,成为东汉开国皇帝。后人便把刘秀领兵路过的构树湾改称“皇路河”以示纪念。
用上面几个故事来诠释“皇路河”的由来终归有些牵强,它的真正来历早已无从考究。真也罢、假也罢,围绕“皇路河”所流传下来的这些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莫不正是代表了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而事实上,千百年来,智慧乐观的皇路河人也正是靠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勤劳双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下图:传说中的刘秀“拴马槐”。
【作者简介】张延伟,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字散见于各级报刊和网络媒体。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