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涅槃
1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欢笑过后,却不免有一丝心酸。
国外一位奶爸一直留着满脸的络腮胡,有一天,他心血来潮要把胡子全部剃掉,然后想看看自己的宝贝女儿会有什么反应。
首先他跟女儿玩了一个“掀头盖”的游戏,小宝贝玩得很开心,咯咯直笑,等女儿熟悉了游戏,这位奶爸就悄悄地把满脸胡子全剃了,整个人看上去精神不少。
然后他又和女儿玩刚才的游戏,之前还乐呵呵的小宝贝在掀开爸爸头巾后笑容立马消失,她看到的不再是熟悉的面孔,于是开始号啕大哭,怎么劝都止不住。
在父母们看来,这只是一个小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孩子心里却意味着那个朝夕相伴,给自己带来无限欢乐和关爱的父亲不见了,这种绝望大人们怎么体会得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说的是有一个女子带病赶公交上班,一路跌跌撞撞,站都站不稳了,摔倒在地又爬起来赶车。
出于安全考虑,公交司机只有报警求助,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位女子是不想被扣掉300元的全勤奖,所以才这么拼命。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们纷纷留言感慨:“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确实是这样,人活在世,就是在不断的吃苦和磨难中前行,大人如此,孩子们也一样,甚至更难。
因为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大人眼中的一件小事对他们而言都有可能是天塌地陷,就像视频中那个小女孩所经历的那样。
2
小孩子身体上更容易受伤
曾看过这样一个新闻报道:一位叫航航的四岁女孩,在练习舞蹈中“下腰”动作时发生了意外,伤到了脖子。
当时航航还能勉强站立,父母也没有在意,觉得只是一个小失误,可六七个小时过后,航航全身像散架一样瘫在床上,无法行走。
紧急送医后发现孩子因为练舞时伤到了脊椎神经,有可能造成高位瘫痪,短短几个小时,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全身失去了知觉,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像航航这种情况绝不是个例,现在许多父母都给孩子报了各种特长班,比如舞蹈、跆拳道、柔道等,这些运动虽然能活动孩子筋骨,但也潜藏了许多危险。
由于年纪尚小,孩子的骨骼和肌肉以及各肢体间的协调性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像是走路、跑跳等基本动作也非常容易受伤,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疤痕到处都是。
(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还有人为的伤害,这些年猥亵儿童的案件越来越多,令人发指。
据《“女童保护”2018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
2018年媒体报道案例共317起,涉及受害儿童超750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报告中的数据仅基于当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例,并不等同于全年性侵儿童案例总量。
中国社科院副教授童小军曾说:
“目前并没有关于全国性侵儿童案例的公开数据与统计,由于诸多因素,被公开的案例仅为实际发生案例的冰山一角。”
还有校园霸凌和儿童拐卖也是屡禁不止,孩子一旦遭遇这样的境况,身心都将受到极大的损伤,每每看到相关报道,就总觉一个孩子能好好长大真的太不容易了。
3
小孩子的内心时常被父母搅起
滔天巨浪
每个人在孩童时期应该都曾问过自己父母这个问题:
“我从哪里来的?”
出于不知如何解释复杂的生理过程或者带有戏谑的成分,大人们就会说“在外面捡的”,至于具体的地点就多种多样了,比如垃圾堆、车站、河边等等。
李玫瑾教授小时候也问过这个问题,她父母跟她说是在垃圾堆捡回来的,当时李教授还十分认真的问父母到底是哪个垃圾箱,甚至跑到楼下的垃圾箱去确认。
由此可见,父母这种随性的回答,孩子是当了真的,并且会感到惶恐不安,而大人们在旁边却乐开了花,甚至洋洋得意自己的机智。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玩笑话还有诸如“我不要你了”、“你怎么连这都不会”、“你真是笨死了”等等。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曾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所有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父母觉得无关紧要的玩笑话,在孩子这里就成了事实,而且常常被放大了许多倍,成了惊涛骇浪。
在某一期《圆桌派》上,蒋方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小时候是学校里的大队长,负责每天在校门口检查同学们有没有戴红领巾,没戴的就扣两分,因为这份“工作”,她时常看到有小孩为此哭天抢地。
在大人们看来,这能有多大事?可对孩子来说,因为被扣分,他会遭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甚至是班集体的排斥,这样的处境足以让孩子崩溃!
窦文涛为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小孩子被扣掉两分的感受,可能跟大人欠了几百万还不上要跳楼的痛苦程度是一样的。
所以,哪有什么快乐童年,大家活得都不容易。
4
如何让孩子获得完美童年?负面可以这样做
1.不随意斥责孩子,给足安全感
尹建莉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写到: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责;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成年人尚且做不到十全十美,又何必对孩子高要求呢?再说,犯错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父母不应使用责骂或嘲笑的方式去试图纠正孩子的错误,而是用温和地抚慰与及时地教导去帮助孩子。
2.不随意拿孩子开玩笑,
在外人面前给足面子
像上文中提到的那种玩笑最好不要开,往往父母们的一句无心之语,却对孩子产生了重大的不良影响。
另外,中国的父母喜欢当着别人的面教育孩子,觉得好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听得进去。
这样的做法将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要知道,不光大人要脸面,孩子也是好面子的,羞耻感甚至比大人还强烈。
3.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多些同理心
曾在游乐场看到一对身披斗蓬、头戴花环、手拿棍子的父子,原来是孩子想当个将军,但手下无兵,于是父亲也参与进来,当了儿子的“副官”。
父母肯放下高高的姿态,愿意成为孩子,回归童真去陪伴,能被这样善待的孩子怎么会不幸福呢。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用操心赚钱养家的事,也不必面对社会竞争的残酷,这何尝不是成年人的一种臆想呢?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同样面对着各种挑战和未知的危险,而且由于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局限,这种难度系数甚至比成年人还要大,一不小心,可能就要赔上一辈子的幸福。
在这样的困境面前,孩子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父母身上,正如龙应台说的那样: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父母更应该成为孩子的保护伞,而不是风雨的制造者,这样才能让孩子的童年获得真正的快乐。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