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住建局公示了深圳地铁5期建设规划,深圳市民惊讶地发现,去年的规划中本来有13条线路,但最新的公示却只有9条,有4条线路被砍掉。
深圳当地人士说,之所以线路被砍,是因为和国家发改委沟通后得知今年地铁审批条件进一步收紧,国家发改委对修建地铁的各种经济指标严格划线,深圳市才自行砍掉了申报指标不太达标的4条线路。
有地铁交通研究者分析,其实不见得是国家发改委提高了地铁审批的条件,而是即使仅仅按前几年公开的几项审批标准,国内各城市要想获批新的地铁线路就已经很难,而深圳已经是国内经济实力、交通流量、人口等指标最满足地铁建设要求的城市。如今既然连深圳的地铁线路都要被砍,更不用说其他城市了。
国内前几年公开的地铁审批条件基本有财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出行强度等几条:
其实上述条件深圳都满足,但为什么仍旧有4条线路被砍呢?有知情人士说,虽然深圳总体上满足新建地铁申报条件,可是不同线路的客流强度差异较大。被砍掉的4条线路,基本是深圳外围的地铁线,客流相对较少,并不容易达到0.7万人次的客流强度,所以暂时放弃了。
在深圳地铁线路被砍之前,杭州和成都的地铁规划也有缩水。去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杭州地铁4期规划,就比最初的规划少了一半的里程,从第一版的299.8公里减少到146.9公里。
成都市2021年公布的轨道交通规划优化方案中,将原来的55条规划线路缩减到36条,少了19条。后来虽然又恢复了55条地铁线路的提法,但把本来被砍的19条线路列为远期规划,也就是不指望短期内会开工上马。
深圳、成都和杭州都是目前国内财力比较雄厚,经济发展比较快,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地铁建设方面也多年高强度投入,以往地铁申报大都一路绿灯,但如今都开始放缓步伐。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要想获批新的线路,难度可想而知。
国家之所以严格审批新建地铁,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地方债务负担沉重,而地铁建设投入很大,地铁运营又亏损严重,如果继续大举建设新的地铁线路,将使部分城市在财政上滑向破产。
昆明地铁4号线开通第一天客流非常少
昆明市去年公布了计划申报的轨道交通第三期规划,和最初雄心勃勃的规划相比,已经大幅度减少了线路和里程,只有6、7、8、9四条线路,而且除6号线三期属于长水机场扩建配套工程,其他几条都只修建一期,其中9号线一期其实已经完成了基础工程,8号线一期的里程也很短,只有7号线一期比较长,穿越巫家坝的8号线二期和安宁线、嵩明线均放弃纳入第三期规划。
但即便是已经大大压缩里程和投资额的第三期规划,在目前收紧审批条件,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线路都被砍的形势下,获批并不容易。
阻碍昆明市新的地铁建设规划获批的主要障碍有两个,一是城市债务水平,二是客流强度。
昆明市在前几年就被列入债务预警城市,近两年由于土地财政备受打击,昆明的债务状况越发严峻,这从昆明几大平台公司去年以来的资金窘境中就能窥见一斑。
另一个对昆明申报新的地铁线路极为不利的因素是,昆明开通的多条线路客流强度比较差,而且越是新近开通的线路客流量越少,比如4号线不如3号线,去年开通的5号线又不如4号线。对此,云南房网已经有多次报道。根据民间地铁研究人士的报告,昆明地铁客流强度大大低于0.7万人次的申报标准,以3月31日的数据来看,昆明已开通线路的地铁强度只有0.57万人次,低于大多数已开通地铁的城市。
更加不利的是,计划申报的第三期地铁4条线路中,只有7号线一期客流比较有保证,其他的6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和9号线一期,极有可能还不如现在已经开通的6条线路。
比如6号线三期只是在长水机场两个航站楼之间运行,现在连6号线一二期本身客流都比较拉胯,更不用说6号线三期了。8号线一期从黑龙潭到世博园,运行区间在北市区,虽然北市区人口多、出行需求大,可是大部分出行的目的地都是进入二环内,而不是从黑龙潭跑到世博园。9号线一期就更不用说,作为远郊线路,本身就很吃亏,9号线一期的运行区间又局限在晋城和呈贡大学城之间,中途只有马金铺的人口稍微多一点,但客流量肯定还是比不上现在客流强度最低的的5号线。
其实,相比起789三条地铁,地铁6号线虽然客流肯定很一般,可是因为属于长水机场改扩建的配套工程,作为连接两个航站楼的最便捷公交工具,地铁反倒非建不可。
相关阅读
3年前卖地近千亿,去年昆明卖地收入刚过百亿,这日子该咋过
地铁5号线开通大半年客流却不多,咋还不如“拉椅子”的4号线
客流太少成昆明申报新地铁的障碍之一,原因何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