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廖行之(7)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宋]廖行之
片帆稳送扁舟去。又还踏、江湖路。回首京城旧游处。断魂南浦,满怀装恨,别后凭谁诉。〇长歌击剑论心素。有志功名未应暮。自诵百僚端复许。归来犹记,东坡诗语,但草凌云赋。
廖行之,《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全宋词》行之小传殊为简略,可增补者尚若干事。
行之,初号坦斋。高宗绍兴三十年,易“省斋”,时年二十四岁。衡州衡阳县人。孝宗淳熙十二年,迪功郎、岳州巴陵县尉、巡提私茶盐矾兼催纲。十三年,阶官迁修职郎。
淳熙十四年(1187),授潭州宁乡县主簿,未赴。
宋·田奇《廖公行状》曰:转修职郎。以告满,愿丏祠禄以便子职。而在格无初任请祠之法,乃注潭州宁乡县主簿,犹以为地远,闻衡山监当年阙相若,冀得更换,以快迎侍。不幸得疾以终,实淳熙己酉三月二十三日也。
又《廖公墓记》曰:迁修职郎。明年祈祠禄以便子养,铨曹按格不许,乃授潭州宁乡县主簿。以己酉三月二十三日考终于家,享年五十有三。
宋·佚名《廖公修职墓志铭》曰:以庆寿覃恩迁修职郎。告满,愿就祠禄便养。铨曹格以法,乃注潭州宁乡主簿,非公意也。
按,宁乡县,即今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级市。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二六《荆湖南路•潭州》曰:中,宁乡县。
据《廖公行状》,此任差遣实未曾赴。
有《省斋集》,一名《省斋文集》。
宋·戴溪《省斋集序》曰:衡阳廖氏为其州之望族,世登儒科。天民讳行之,为淳熙十一年进士。始调岳州巴陵县尉,既数月,弃官以便亲养。再调潭州宁乡县主簿,未上而卒。余官于衡,识天民。其为人博学多闻,孝友急义,州有大事,率赖公为谋。清江刘清之子澄为守,以其名荐于朝,不报。廖氏世有力于学校,学者咸遵之。石鼓书院成,天民与有力。其子谦初试入为首选,明年遂继乃翁登科,衡人以为盛。余分教霅川,得谦书云:先君不幸,日月易失,谦既服阕矣。裒平生遗文,得拾卷。不肖之孤,惧湮没不传,愿有以序次之。余序石鼓书院,累置田近三十顷,尝欲以其事记之石鼓,文难其人,访诸学者,咸曰:主簿公能文学者,素所尊信,傥得公文记之,庶几不朽。今集中所载《田记》是也。余观公为文,率典实,有教化,不为浮辞虚说,非求以文字著名者,随事应用,时见其一二尔。惜也年不及中,志所欲为,千百不一施,此尤可恨也。绍熙二年秋九月,永嘉戴溪序。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一《集部》一四《别集类》一四曰:《省斋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廖行之撰。行之字天民,其先延平人。五季时徙于衡州。登淳熙甲辰进士。尝官岳州巴陵尉,以亲老丐养而归。注授宁乡主簿,未赴。据田奇所作行状,称其生平内行修饬,留心经济,入仕亦多著循绩。然名位不昌,故姓字不着于史传。其所著作,诸家亦罕著录。是集乃其子谦所刊,原本十卷。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掇裒辑,篇帙颇伙,似当日全部收入。谨排次审订,仍析为十卷,以还其旧。其原跋十七通,行状、墓铭等三首,仍附于后,以备考核。其文章大抵屏除藻绘,务以质朴为宗,或不免近于朴僿,故戴溪作序,不甚称之。然其词意笃实,切近事理,亦足以想见其为人。至其四六之作,则较他文为流丽。潜敷敬跋,称其表启多互见周必大集中。盖以必大亦有省斋之名,故相淆混。今检勘必大全集,实无一篇与此相复。当由后人知其误载,从而刊除矣。
一名《省斋文集》。
明·孙能传《内阁藏书目录》卷三《集部》曰:《省斋文集》六册,全。宋淳熙间宁乡簿衡阳廖行之著,正集十卷,附集一卷。
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补•宋》曰:廖行之《省斋文集》十卷,附录一卷。字天民,衡州人。淳熙间宁乡簿。
词集单行者曰《省斋诗馀》。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歌词类》曰:《省斋诗馀》一卷,衡阳廖行之天民撰。
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〇《集部》二〇《词曲类》曰:《省斋诗馀》一卷,劳氏钞本。衡阳廖行之天民。《书录解题》著《省斋诗馀》一卷。此本毛扆从孙氏藏本校正,劳权又从毛本钞校。四库著录《省斋集》,录自《永乐大典》中,有诗馀,较此少去一半,其为当时别行之本,可知矣。词华质朴,绝去雕饰,惟嫌其多寿词耳。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