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重症医学的左膀右臂

2019-12-07   306医院医学科普


郝跃栋 高洁,胡美,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重症医学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自从1977年Kramer医生首先将持续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以来,连续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不全、循环不稳定及全身炎症反应等较为复杂的临床情况,故重症血液净化有着与传统血液净化不一样的特点。它不仅仅替代受损的肾脏功能,在严重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毒、肝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挤压综合征等非肾脏危重的治疗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危重症抢救中必不可少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

机理

CRRT是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通过两种方式即对流和弥散来达到清除溶质的目的,将动脉血或静脉血引入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半透膜滤过器中,血浆内的水分和溶于其中的中小分子量的溶质以对流的方式被清除,亦即靠半透膜两侧的压力梯度(跨膜压力)达到清除水分及溶质的目的。小于滤过膜孔的物质被滤出(包括机体需要的物质与不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以置换液的形式将机体需要的物质输入体内,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CRRT的清除机制

目前CRRT常用的治疗模式

* 缓慢持续超滤(slow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SCUF)* 持续静(动)-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arteri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A)VH)* 持续静(动)-静脉血液透析(continuous venous(arterio)-venous hemodialysis, CV(A)VHD)* 持续静(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us(arteri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A)VHDF)

* 持续静-静脉高通量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igh-flux dialysis (CVVHFD)*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X)* 血浆吸附灌流 (plasma absorption and perfusion, PAP)


适应证

肾性适应症 —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肾替代治疗。

2. 非肾性适应症 — 由于CRRT对炎性介质及其它内源性毒性溶质的清除作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非肾衰疾病的治疗,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或全身性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心肺转流术中与术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与肝移植术后的替代治疗、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挤压综合症与横纹肌溶解综合症、肿瘤溶解综合症、药物过量或中毒。

CRRT与透析区别:

血液透析的血流量一般在200~350ml,CRRT的流量在50~200ml之间。

单次血液透析时间一般4-6小时,CRRT可以持续治疗24小时。

血液透析主要清除小分子毒素,CRRT对中、大分子也有清除作用。4. 控制氮质血症的模式与水平:与间断透析相比,CRRT可持续而平稳地控制氮质水平。5. 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控制:CRRT可有效而平稳地保持重症病人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

总之,相对于常规透析,CRRT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患者容易耐受,同时能够在保持稳定的平均动脉压和有效肾灌注的前提下,快速清除体内过多的液体,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临床中对重症急性肾衰、重症胰腺炎、脓毒血症等非肾脏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颅内压的影响:严重神经创伤、神经外科手术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人,常常在发生脑水肿的同时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时若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极易发生失衡综合症,加重脑水肿的程度;而CRRT可保持颅内压的稳定,保证良好的脑血流灌注。

展望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从最早的19世纪的放血疗法发展到今天几乎涉及到临床的各科室,改变了许多难治性、复杂性疾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学开创了一条新途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外的第三种疗法。目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技术发展很快,在越来越多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方面都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将会成为更多临床医生的好助手,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