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844 获赠新时期湘菜全景记录《美食方》
20222/02/16 星期三 北京-长沙
成都、上海回北京过了个元宵节,今天一早又出发了。过了十五,差不多都该上班了,今天去机场就比9日那天车多了很多,五环上机场高速那段居然行驶缓慢了。上T3出发层也等了很久,年过完了,也该动动了。
两年了,第一次在机场看到这么多人。每一个安检口都是长队。人员开始流动,是不是预示着疫情快要结束了?北京今天早上七点成为低风险地区,只是回来还是要做核酸。
上飞机就睡,落地时才醒,登机前泡了一杯茶,一口也没喝。现在真是练出了飞机上睡觉的本事,坐下来十分钟就能睡着,至少能补90分钟甚至更多的睡眠。只是每次坐下都会拿出一本书准备看,没看几眼就睡了。以前可以利用旅途中的碎片时间写东西看书,现在全都交给睡眠了。人老了,精力不足,精气神差了好多。
12:10落地长沙,小龙接了我去河西新长福总部。几个老总正在和设计师讨论logo设计稿。看了几分钟,龙总让我说说看法,我这个人比较直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过这可真是下车伊始就伊利哇啦,完全是看到后的第一感受。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有了十几年历史的餐饮企业,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原有的logo,我觉得值得商榷。尤其是一个消费并不是太高的成长性企业,这个时候改变自己原有的已经用了十几年了logo,可能对品牌是个伤害。用一个需要很多语言才能解释清楚的标志,教育消费者的成本太高了,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记得有一次和段誉聊到菜品设计,要求最好一句话就能说明菜品的特点,这句话能让菜品与其它菜式的比较中脱颖而出,而不是那种要说食材特点、烹饪技法、秘方调味等等特点才能让厨师明白、服务员明白、客人明白的菜式。logo的设计与表达也应如此,抽象符号对于一个中餐连锁餐厅(针对中国大陆的)来讲,我觉得不太合适。当时我还说了其他一些,只是现在写出来需要很多字,就把最重要的记录在这里吧。
两餐饭都是在新长福吃的,有几个菜觉得不错,值得再试。
鸡汤煮鸡血。鸡汤香浓,鸡血嫩滑,香口。
白辣椒炒螺片。
炒螺蛳肉。很香,有点辣,下饭。螺蛳肉很好吃,qq的,有弹性。
剁辣椒焗帝王蟹。
红煨甲鱼。用汤捞米饭,太好吃了。
炒冲菜。也是一道下饭菜。冲菜天然有点辣味,还有点芥末味,很解腻,吃起来上瘾。
鸡汤汆黄鱼。加了紫苏,香味很湖南。
认识了湖南日报彭文杰老师,获赠他写的长篇纪实文学《美食方》。
《美食方》是一部湘菜的断代史,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中国湘菜人生、经典菜品、餐饮发展,度娘上说:“作者通过翔实的人生故事与心灵追踪,生动地回放了三代湘菜人群体打造湘菜新辉煌的艰难历程,揭示了这个创造时代所需要的个性化的创业精神,同时匠心独具地勾勒出了湘菜所蕴藏的色彩斑斓的特质,多侧面、多视域地挖掘出了湘菜文化与湖湘文化、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与深刻关系,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个性化诠释美食与美食人生、美食进化与文明进步的长篇纪实文学,也是一部以湘菜为视角探索中华美食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寻根之作。”了解新时期湖南菜的发现变化《美食方》是必读书目。
感谢彭文杰老师赠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4066a7192962ecf0d223dba5e7aca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