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给的口头offer,因为是武汉人,直接被拒了,惨啊…

2020-02-17   互联网坊间八卦

年初,跟几个武汉的朋友聊天,他们都说到了这样一件事:在这场瘟疫中,武汉人成了最不待见的人,成了无数人仇视的对象!我一时语塞。是啊,在网络上,一方面高喊“武汉加油”,一方面又对武汉人无比抵触,不断谩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因为封城,武汉人,乃至湖北人在一夜之间仿佛都成了其它各地人眼里的“异族”。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聊一个湖北人找工作的事,年前给的口头offer,就因为是武汉人,现在直接被拒了……

在互联网职场论坛,一位职场人发帖吐槽到。年前给的口头offer,因为是武汉人,直接被拒了,有点惨啊。并贴出某公司HR跟自己的对话。

年前给的口头offer,因为是武汉人,直接被拒了,惨啊…


据当事人描述。自己是一名产品测试,原公司领导内斗严重,辞职后,拿到某公司的口头offer,谁知道疫情严重,就因为自己是武汉人,现在公司通知自己,口头offer不算数,毁约了。这样的吐槽也是瞬间引起了网友的围观与议论,我们先来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

有网友就说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能公司撑不下去吧,不去也好。口头offer不算offer的,以前接到电话面试,面试完了后说我的换工作比较频繁,就没下文了,关键主要两份工作,一份工作快5年,一份现在差不多2年,没办法,还是被嫌弃。

也有网友认为。自己看自己的滋味,口头offer就是耍流氓。口头offer没任何法律意义,口头offer基本是无效的,连书面offer都没给你,很大的可能性也是在犹豫,这种公司不去也罢。

这样“歧视”湖北人,如此势利,真的好吗?当然,是不是因为疫情歧视武汉,笔者就不多说了。在这,笔者要提醒各位职场人的是,在职场,HR这样的口头承诺非常多,而且offer里的坑很多。口头offer,这是职场中最坑的。尤其对于初入职场的应届生,没有任何职场经验、缺乏法律知识,是最容易掉到坑里。offer口头可以有,但是合同可以有口头的吗?可以!法律明文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offer作为一个要约,也可以是口头的。

那么,口头协议如何才能生效?

首先,要取决于给你发offer的单位是否守信。守信,口头offer按约执行,然后签正式劳动合同。但是如果企业不守信用,单方毁约,你怎么办?维权的话,你有证据证明对方给你发过offer吗?你有证据证明对方曾给你开出offer里的条件嘛?

所以,这里要划重点了,自己是否留存有口头offer的证据?如果对方违约,不承认给你发过口头offer了,你要维权、要仲裁、要诉讼,都是要有证据的。所以,证据才是最关键的。记住,在没有收到任何纸质offer以及企业邮件的前提下,千万不要放弃任何其他公司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