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专栏】
丑小鸭中学为什么拒绝资本投入和个人捐赠?
原创作者|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原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最近有不少真诚的教育者打算在其他地方办丑小鸭中学,对此,我不轻言赞同。
多办一所丑小鸭中学,就能多“挽救”一些“问题孩子”, 表面上看,把丑小鸭中学的理念、课程、制度等具体做法推广到其他学校,是一件不太困难的事。
但教育真的这么简单吗?如果是,那宣传了那么久的杜郎口中学,还有北京十一学校,为什么至今全国还没有第二所真正的杜郎口中学和北京十一学校?
原因很简单,理念可以照搬,课程可以引进,制度可以套用,但崔其升和李希贵却无法“克隆”!
一切最终都取决于人,而不是其他。
和詹大年接触久了,我越来越发现,他本人的爱心、智慧、视野、胸襟……就是他的教育本身。其他的,包括他说的“关系”啊“兴趣”啊“规则”啊,都是其次,甚至微不足道。
试问,詹大年能够被广泛复制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丑小鸭中学只能是唯一的,因为詹大年是唯一的。
但是,我们因此就可以否认丑小鸭中学的意义吗?
我想到了几年前,我在微信上将“非常自由”的成都先锋学校(正规的名称为“成都先锋学习社区”)誉为“中国的夏山学校”。很快有人质疑:“这样的学校能够复制吗?如果不能复制,请问意义何在?”
我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先锋学校当然不能复制。任何有自己独特理念、做法和价值的学校都无法复制,凡是能够复制的‘教育’恰恰不是教育。但先锋学校不能复制不等于它没有意义。先锋学校存在的意义在于:第一,它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第二,它为老百姓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这话同样适用于对丑小鸭中学存在的意义的评价。
不是有的孩子已经被校长、教师和他们的父母在教育上判了“死刑”吗?可是丑小鸭中学为什么能让他们中许多孩子(当然不是全部)“起死回生”?
当一些父母因孩子的沉沦堕落而绝望时,丑小鸭中学给了他们可能的一线希望,便把孩子送来了。大多数孩子在这里获得了积极成长,家长们也看到了孩子本来应有的生命状态。也许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满意,但至少赵健翔、徐含笑、熊世文、刘正高、陆亚斌等一大批孩子的家长见证了丑小鸭中学的奇迹。先别说有没有100%的成功率,我说,哪怕就是一小半的孩子回归了生命的正常状态,让他们的爸爸妈妈绽放出舒心的笑容,丑小鸭中学都无愧于被称为一所伟大的学校!
关于丑小鸭中学是否能够“复制”,詹大年的观点很有意思,他对我说:“丑小鸭中学既不能复制,也不需要复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常识,而尊重生命需求、尊重生命规律,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啊!每一个教育者都可以做到的!为什么要复制呢?所以我说,丑小鸭中学不是一个可以复制也不需要复制的学校,我所秉持和践行的不过是常识而已,没有任何新意。从办学的角度,人们都想复制,从教育的角度,根本就不需要复制。复制它干什么呢?”
我问:“你觉得不能复制,可是你为什么又成立了一个丑小鸭中学联盟呢?”
他说:“丑小鸭中学联盟不是为了复制丑小鸭中学,不是为了推广我们的所谓模式,而仅仅是传播理念,传播我们办学十年来所发现的教育常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常识,知道这些常识需要我们怎么去做,怎么对待孩子。当然也分享我们的成功与幸福。”
随着丑小鸭中学的知名度日益扩大,一些老板发现了“商机”,有人找天年谈“合作办学”,说投入几个亿,买地修建气派的校园,改善硬件设施,等等。
但詹大年却没同意。我觉得不可理解,资金充足了,不是更有利于丑小鸭中学的发展吗?但詹大年给我解释,他的底线是不跟任何资本、老板或财团合作办学。他说:“我不愿被资本绑架。如果谁给我几个亿,我就欠了他几个亿,那我这后半生就不能办自己想办的教育了。比如,我的招生规模不超过120,一般100人左右就可以了,因为只有人少,我才能叫得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和他们一起玩儿,但如果合作办学,老板想赚钱,必然要扩大招生规模,动辄上千人的招生规模,也许可以赚很多钱,但我这学校就完蛋了!就目前而言,我每年招50个孩子,学校就可以正常运转了,我赚那么多钱来干什么?”
詹大年不但拒绝和老板合作办学,还拒绝接受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捐赠。我问他:“个人捐赠你怎么也拒绝呢?又不是投资,是捐赠啊!”
他说:“我担心个人捐赠会带有个人目的,有的捐赠者当时不会说他的个人目的,但我怕难以控制,以后很被动,给我的教育带来无法预测的负面后果。我也不想因为我接受了个人捐赠而被质疑,我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应付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不过最近某著名杂志主编被詹大年的精神和行动所感动,主动找到他,说要给他推荐基金会。“这个我没答应也没拒绝,我得想想。毕竟这和老板投资不同,和个人捐赠也不一样。不过,我得看是什么基金会。再说吧!”詹大年对我说。
我要回成都了,詹大年送我去机场。他一边开车一边继续和我聊。他对我说:“很多人都说我‘改变’‘拯救’了多少多少孩子。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不能说这些孩子都是我改变的,是我拯救的,不,我没有改变谁,也没拯救谁,我没那么神,请别那么吹我!这些孩子的积极变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我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环境,帮助他们发现了自己,获得了信心。”
还是那个朴素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孩子,在原来的学校是人人都头疼的“坏孩子”,可到了丑小鸭中学,却成了詹大年和老师们心疼的“好孩子”?
面对同一个孩子,“头疼”或“心疼”区别开了两种教师,和两种教育。
江西定南县教育局局长李乐明参观了丑小鸭中学后写了一篇题为《“丑小鸭”的能耐》的文章,记录了他和孩子们的交流和他的感受。文章结尾,李局长写了这样一个场面——
在班主任论坛,老师们向“丑小鸭”的学生提问,然后是学生向老师提问。
一位很智慧、善表达的蔡姓学生提的问题是:你们老师觉得学生的发展可能是什么?做学生有什么条件?你们是如何看待成绩好与不好的学生的?提问后,他又说,这些问题老师可以不回答,之所以提出来,是让老师思考一下而已。
问题的深度超越了他的年龄长度,给老师们大大的难度。果真,现场老师们的回答虽然条理清楚,也不乏逻辑,但内容上是苍白的,效果上更差强人意。
学生没有评判老师的回答,他们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是那么清澈,让人忘记不了。
事隔几天了,蔡姓同学的话我都忘不了、抹不去:别人说我像问题孩子。其实,我只是孩子,与问题无关。
如果说蔡姓同学的话给人面子,那么,另一位孩子的话更戳学校、老师、家长的心,直截了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是在坏环境下变成“坏孩子”的,来到“丑小鸭”后就变成了好孩子,“丑小鸭”就有好环境。希望你们要营造好环境,不要让更多学生变成“坏孩子”。
最后一句话震撼着我的心:“希望你们要营造好环境,不要让更多学生变成‘坏孩子。”
这不是教育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吗?只是这个问题由孩子而且是曾经的“坏孩子”提出来,不但更令教育者深思,而且也令我们有些羞愧。
2021年7月27-31日
(全文完,连载结束)
——————————————
我写的有关丑小鸭中学的文章(点击可看)
4.《大片:有一种教育叫“生死相依”(别错过文末的精彩视频)》
5.《詹大年校长被女生辱骂之后……》
6.《为什么别人眼里的“差生”,却成了詹大年心中的宝贝?》
延伸阅读:
詹大年 : 压岁钱,是钱,更是教育!
詹大年:别跟学校“讨说法”,因为孩子伤不起!
詹大年:人,是不可以被淘汰的!
詹大年: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李镇西:这样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停止!
与李镇西校长商榷:教育能暂停“改革”与“创新”吗?
李镇西:教育,可否暂停“改革”与“创新”,让学校休养生息?
李镇西:教师的暑期该不该用于培训、家访和备课?
李镇西:拥有智慧,以“豁出去”的精神做教育!
李镇西:我们是否正在兢兢业业地摧毁着孩子的幸福与创造力?
李镇西:家庭教育中应该怎样给孩子讲道理?
李镇西:请别抹黑快乐教育!快乐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主动学习
李镇西:跳楼孩子的生命,让人想起陶行知“我们要创造儿童的世界”的呼唤
李镇西:恕我直言,你是好人,但不适合当老师
李镇西:如果教育只是“陪伴”,那和养狗养猫有什么区别呢?
李镇西: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李镇西:如何解决代课教师编制?请恕我直言!
李镇西:教育,可千万别往孩子大脑里塞垃圾啊!
李镇西:家长,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李镇西:教育不应剥夺孩子的天性
李镇西:把教师比作“园丁”“蜡烛”“春蚕”错了吗?
李镇西:那时候教育很简单 ,而现在的教育……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