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他主要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又是孩子的启蒙师、引路人。身教永远重于言教,想要孩子成为你期望的样子,父母首先要做出个样子来。若孩子能表现出以下行为,恭喜你!你把孩子教得很好!
孩子愿意在你面前展现各种情绪。
如果孩子能在你面前开怀大笑,
也能痛痛快快的哭泣,偶尔还能任性发点小脾气,还会告诉你TA的小秘密,不需要任何隐藏与讨好就说明你教的很好。
能独立地完成那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能做一些独立的事情,比如自己擦屁股、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而且上了小学后,能自己洗澡。
能帮忙做家务、能独立完成作业这说明你不是一个包办型父母。
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
会察言观色同理心强、会哄人。
孩子会哄人,能注意到大人情绪的变化并在必要的时候表达疑惑和安慰。
这样的孩子通常情商很高。
而且心地善良人格上是较为完整的,将来在社交中会很有优势,更易赢得他人尊重,较快适应新的环境。
能跟父母说不,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相比那些顺从乖巧的孩子对父母的命令敢于说不,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试图说服父母认可自己,说明有了自我的意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说明你平时在家里不是霸道型父母,会给予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
遇到困难,会向家长求助。
遇到困难会寻求父母和他人的帮助,而不是个人崩溃哭泣。善用身边的资源,代表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强,也很信任自己的父母,很有安全感。
爱看绘本喜欢阅读。
爱阅读,说明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去探索更多的世界,还能提高专注力,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爱阅读,真的可以看出你在教育上很大用心的付出。
家长们,以上的表现,你家孩子中了哪几个呢?
喜欢我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们的世界!
孩子有这10种表现,
说明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作者 | 李核桃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
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孩子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孩子懂得欣赏自己
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父母,才能养出同样接纳、尊重、欣赏自己的孩子。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能亮出信心
孩子能体会到独处的快乐
如果你的孩子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不要轻易打扰他。
能享受独处的孩子,才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保持高度的专注。
这种孩子学习效率更高,更善于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不会轻易被外面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更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如日本作家午堂登纪雄所说: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羊群结伴而行,猛兽独自成行。
独处,也是成长的力量。
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有一段独处的时间,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在热闹中失去的,也能在独处中找回来。
孩子总是沉浸在阅读里
犹记得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时,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
现在的一、二年级孩子,放学后是不准布置作业的,但老师还是提了一个小建议: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
因为,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其优势将在上中学后会明显体现出来。
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指出,阅读也是有“马太效应”的。
越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越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越发喜欢阅读。
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之后,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孩子,差距将越来越大。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父母陪读可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高年级的孩子能自行阅读了,可为他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养成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
让孩子“以书为友”,才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孩子喜欢无忧无虑地玩耍
经常有人疑惑:过去的孩子也挨骂也还挨打,为什么心理问题没有这么多?
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小时候不但父母打,老师也比现在更严。
但我们小时候有更多的时间玩,一玩起来,大人的唠叨、批评、打骂全部都抛之于脑后了,排解烦恼的机会有很多。
不像今天,孩子本该玩耍的时间全部用来刷题和学习了。
殊不知,玩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脑科学家洪兰说:“玩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伙伴,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
孩子玩耍时更专注,大脑思维更灵活,而且还能在跟同龄人玩耍中发展社交能力,能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所以,别再把孩子关在家里了!
每天至少给孩子1个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10年后,你将收获一个更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孩子懂得与人为善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80%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关心孩子“是否懂得关心他人”。
所以在录取学生时,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学生。
人品,比能力更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善的底线,长大后很可能做出违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
轻则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危害个人发展,重则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与人为善的品质也要从小养成,千万别以为小时候没学过的孩子,长大突然就懂了。
恰恰相反,儿童时期没被教育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所以平常我们要教会孩子热心助人,关心他人,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善意。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率先给孩子做好道德的榜样。
人品好的家长,孩子也差不了。
孩子拥有让人羡慕的好睡眠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孩子晚上翻来翻去睡不着怎么办?
家庭教育专家朱芳宜指出,孩子入睡困难一般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情绪焦虑,孩子白天情绪积压过多,晚上放松时就释放出来了,干扰得他睡不着。
二是没玩够,孩子的精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控制运动的小脑与大脑不平衡,也会造成入睡困难。
睡不好的孩子不但影响身体健康,白天还会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学习。
孩子每天都能睡个好觉,其实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体现。
因此,家长不仅要在临睡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建立固定睡眠仪式,睡前给孩子讲晚安故事、陪读,或者轻摸孩子后背,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白天还要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运动,让孩子尽情释放情绪、多余精力。
另外,临睡前2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避免大脑过度兴奋。
晚上大脑得到充分放松的孩子,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好好成长。
*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延伸阅读: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业
台湾大学高材生的自白: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
人民日报:这样说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周有光问诊中国教育: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兴趣就没有生长的土壤
教育是一种自醒,向外劝导孩子,向内劝导自己!
引导孩子自律是本事
教育的目的是陪孩子走自己的人生路
遵循教育规律,让孩子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家长收藏细看:首届“家长学校开学周”主题教育活动专辑(视频全集)
全国中小学全学科教学视频汇总
中小学全科上下册空中课堂、微课+200多部名著有声读物!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全科目教学视频汇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