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对于"兰陵"的认知,是源于李白的一首"客中行"。这首词中"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一词,可谓让兰陵特产的美酒为人熟知。李白爱酒亦善诗,但能够让他悉数将酒之产地和名称记录在诗词中的,少之又少。兰陵美酒,就是其一。
兰陵美酒
兰陵,究竟是一派怎样的"兰陵景象",才能够让这位伟大的诗仙如此笔墨?兰陵美酒,究竟是以怎样的"味道之美",才能让"美酒"之名喊得响亮?
如此,兰陵这个地方便多了几度想象。这几度想象,均让我在这次鲁酒产区兰陵行的参观中带着诸多疑问。探索兰陵美酒的美,首先要全方位的领略兰陵。
一、绝对实力,打造兰陵美酒"看得见的美"
先有兰陵酒,后有酒文明,是世人对于兰陵美酒的赞誉,暂且不论酒与文明先后的问题,只这一句话便让我们肯定了兰陵美酒的纵深历史。中国白酒是充满智慧的,越是久远,就越是沉淀的美。因此,先从历史传承延续的角度,肯定了兰陵美酒。
时间沉淀了兰陵美酒的文明,赋予了这杯来自历史的美酒应有的成熟味道,但不可忽视的是,兰陵美酒的"美",并不单单是需要在历史与文明中品味,而是能够切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存在。这也是此次我在兰陵美酒探寻美自何处的第一个答案。
窖池车间
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自然环境秀丽,古建筑群相连,气势雄伟,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3个老窖池车间,6600多口窖池,50多个班组……一系列的酿酒设备,让人顷刻间感受到了兰陵美酒用足够的实力,构筑着品质美酒的"城墙"和"护城河"。白酒行业一直有一句公认的老话,"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由此可见,窖池是制酒的保障,更是美酒的前提。兰陵美酒6600多口窖池,正是美酒之所以美的力证,是兰陵人对于兰陵美酒品质和文化的传承和坚守。
兰陵美酒作为一家历经数千年的老字号,拥有强大的酿造实力。如今,兰陵在保持原风味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数量也大大增加,已经成为一家拥有70多年建厂历史的生产型企业。目前,兰陵美酒已经拥有浓香、酱香、芝麻香、黄酒型兰陵美酒和露酒郁金香五种生产工艺为主体的工艺技术体系。其中,浓、酱、芝三种白酒香型的生产工艺,让兰陵美酒在产品的香型创新和酒体风格上,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为了不断的提升酒品质量,兰陵集团于2012年投资上亿元建造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可储存各类优质酒1.8万吨的天醁山洞藏基地,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专业洞藏酒工程,其高储酒能力和适宜高品质储藏的环境,保证了兰陵品牌的长远发展。
天醁山洞藏基地
香如幽兰,凸显鲁酒低度美学
对于"兰陵"一词的释解,有称:"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寓意。那么"兰陵"也可以这样介绍:一处有香气的圣地。只不过,这种香气,有兰花之香,还有美酒之味。此"味",低而不淡,优雅爽净。
山东作为中国酒业市场的重心之一,始终以较大的人口总量、较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酒水销售规模,成为诸多白酒品牌的必争之地。在目前的行业竞争之下,鲁酒的振兴首先需要放大鲁酒优势,而中国低度浓香白酒是数千年来鲁酒酿造工艺和齐鲁文化碰撞出的璀璨之光,是一代代齐鲁酿酒人传承下来的智慧瑰宝,更是鲁酒板块的宝贵财富和优势资源。因此,低度浓香,不仅仅要成为鲁酒特色,更要成为鲁酒振兴的跳板。
"兰陵"作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之一,是鲁酒低度浓香的典范。兰陵作为鲁酒代表,秉承三千年酿造工艺,为稳定酒体质量,始终坚持纯粮酿造,不断提升酿造工艺。在兰陵酒厂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兰陵酿造所采用的高粱取自东北,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也都采用的是优质粮食作物,由此可见,兰陵在酿酒的选粮环节,就已经开始了严格把控。
只不过,兰陵酿酒人对于兰陵酒还有自己的想法。五粮浓香工艺外,他们在用料配比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根据消费者的口感变化趋势,不断的去调整酿酒工艺,用更为优雅的复合香型,在酒体和适口度上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选择。他们认为,酿酒就是要通过酒与人性的结合,将中国白酒真正的打造成为一种具有品牌价值的精神性产品。这是我在兰陵美酒探寻美自何处的第二个答案。
品味兰陵美酒
低度浓香,低而不淡,香如幽兰,温润如美玉,是兰陵酒以及整个鲁酒品牌的价值所在。国家级白酒评委、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尹福在谈到鲁酒低度浓香的问题时说到,"越是低度白酒,对酒的品质要求就越高,这就意味着酿酒技术难度高,勾调难度大。"同时,兰陵能够同时酿造浓香、酱香、芝麻香,让酿酒师在调酒环节有了更多选择。
兰陵人所坚持的正是让鲁酒的低度浓香,低而不淡,香如幽兰。让消费者在品味低度美酒的同时,感受低度浓香与众不同的优雅和雅致。而这种低度与口感的协调,正是源于鲁酒在酿造技术和工艺环节上的融合。融,便有了无限的可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现在再看李白这首醉酒诗,就多了几分猜测。
兰陵醉李白,李白因何而醉?兰陵美酒所带来的浪漫主义之外,应该还有如兰般的细腻与幽雅,而这也恰是中国人所具有或者所追求的低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