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报道,有从事教师职业的网友近日反映,暑假前最后一次例会,校领导强调教师不要晒暑假旅游的照片,原因是不能引起其他行业的不适和非议。而从网传聊天记录看,不少学校都提出了类似要求。这种要求是否欠妥?我们一起来关注——
此前,李镇西老师曾发过一篇文章,内容是:老师们在微信圈里晒旅游照片惹着谁了?
他说,他之前暑假去旅游,在朋友圈晒了照片,却被人提醒要“注意影响”,甚至有人批评他:“还有心思旅游?!”
文章一经发出,就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共鸣。
评论区里有不少老师表示,“领导经常开会警告我们不要旅游发朋友圈。”
翻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写得很清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既不违反法律规定,又不违背国家政策,何错之有?
01
善意提醒还是剥夺权利?
有人说,领导这样安排,是为了老师们好,是为了教师这个职业好。
确实,目前社会上有些人对教师的寒暑假存在不满。在网上,一直有人建议取消教师的寒暑假。
理由很简单,老师们在寒暑假不干活儿,凭什么还拿工资?!
当然,老师们放寒暑假很大原因是沾了学生的光,因为让孩子们不放寒暑假,家长们也不干。
于是有了另一个建议,就是教师可以放寒暑假,但放假期间不给开工资。
如果老师在假期再出去旅游,让人知道老们不但有假期,而且还有钱旅游了,这还了得!
难怪有学校领导会担心,因而进行“善意提醒”。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这种“善意提醒”是对非理性网络质疑的无原则退让。学校应该坚定支持教师自主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对网友质疑教师为何可以享有寒暑假,可以有理有据地回应,而无需纵容非理性的网络舆论干扰教师的私人生活,侵犯其合法权利。
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就必须尊重教师的权利,坚持依法治教。对于网络舆论中的杂音,也不宜过度反应。以“保护教师”为名要求教师不得晒旅游照,把教师过寒暑假变得“偷偷摸摸”了,这也不正常。
02
教师的寒暑假正在“缩水”?
社会上对老师的偏见和误解是存在的。然而,很多老师表示,教师的假期,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逍遥自在。
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在假期里需要应对各种工作任务,真正的假期屈指可数。
一位老师说:“我带小学毕业班,假期的时候,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还要家访,还有各种的会议和培训,如今再加上假期托管,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几乎无。”
某中学副校长更是直言:“假期里教师身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甚至还更辛苦。”
暑假里,教师成了“巡河安全员”。浙江某地教育局的公众号上推送过这样一篇文章:
《2000余名教师顶烈日义务巡河,只为一件事……》,在近40℃的高温下,几名脸上满是汗珠的志愿巡河教师们,正在“劝退”在河边玩耍的孩子……”
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旅游不仅仅是休息,老师外出旅游能够开开眼界,这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
熊丙奇表示,事实上,教师可以享有带薪的寒暑假,也是全世界的通行做法。这是由教师的职业属性决定的。教书育人,责任重大,长时间持续投入教学,会让教师产生一定的倦怠感,适当的假期调整有利于更好开展教育教学。
03
尊重教师,才能有教育和未来
根据中国教育学刊对《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超负荷和有效调适》所做的统计,一名最普通的一线教师,每周除了在校工作44个小时以上外,工作日晚上和周末还要加班8小时以上,远超劳动法规定的40个小时/周。
尤其是班主任,每天比学生起得早,比学生走得晚。
在这种工作强度之下,教师群体多是憔悴、辛劳的样态,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不能及时治疗,看似精力充沛,实则早已身心俱疲,需要时间来静养和休息,而寒暑假就是这样的好时机。
如果没有了寒暑假,教师这份职业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可能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去当老师。如果没有了寒暑假,一年到头都是超负荷地工作,没有时间看病,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些已经当上老师的也恐怕会辞职。如果没有寒暑假,受苦的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学生,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教育,关乎国运,关乎未来。唯有尊重教师,才能有教育和未来。
来源|校长会综合整理,内容来自新京报、光明社教育家、教师之窗、晨阅浮一白等,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对于学校要求教师暑假不能发旅游照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区讨论。
延伸阅读:
不允许教师朋友圈晒旅游照?教师旅游发朋友圈惹着谁了?!
事关2023年暑期教师研修,教育部发布重要通知!
满小螺校长给青年教师的信:守住孩子的生命与健康比分数要紧得多
悲痛!重庆31岁高三男教师留下遗书,跳河自杀:是谁偷走了教师的健康?
席延飞:写给教师的假期成长清单
奇闻!教师夫妇假期在家给自己孩子补课遭举报
张军:假期了,作为教师、家长该冷静地想想,你到底有多“卷”?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