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也会长肿瘤?脾脏肿瘤症状不明显,如何早发现?脾大什么原因

2022-06-13     荆山浮屠话健康

原标题:脾脏也会长肿瘤?脾脏肿瘤症状不明显,如何早发现?脾大什么原因

脾脏在身体内不沉默,因为不常发生病变,体积又小,可以说是存在感很低的器官,不过,其实脾脏跟免疫力息息相关,而且有少数的人会长脾脏肿瘤!

40岁的吴女士,在每年例行的健康检查中,意外在腹部超声波检查中发现脾脏有一个肿瘤,但她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经过几次的超声波、CT检查,发现肿瘤没有变化,脾脏的大小也稳定,但肿瘤的性质一直难以确定,在医生的建议下,吴女士决定接受切片检查,诊断是少见的细胞血管瘤,于是要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脾脏位于人体腹腔的左上方,大约和右上腹的肝脏呈现左右相对位置。脾脏的大小约一个手掌大,重量约80-300克。由于脾脏位在肋骨下缘内侧,正常状况下,是不容易摸到脾脏。此外,脾脏和肝脏一样,较少神经分布,所以也不太有痛觉。

脾脏是重要的淋巴免疫器官

虽然脾脏位处腹腔左侧,与胃、胰脏等消化器官相邻,主要功能却不是消化,而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免疫器官。

在胎儿时期,脾脏主要负责造血功能。成年后,脾脏主要负责清除体内老化的红血球,同时是血小板和颗粒性白血球的储存库。此外,脾脏也是人体很重要的淋巴器官,可以过滤病原菌和血液中的抗原,并制造抗体及刺激细胞性免疫,也肩负淋巴细胞增生的重责大任。也就是说,脾脏和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息息相关。

脾脏肿瘤症状不明显,如果有脾脏肿大较容易发现

脾脏肿瘤一般并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缺乏专一性,自我察觉是有困难的,通常是通过检查才会发现。有一部分的病人就是在接受腹部超声波或肾脏超声波检查时,医生意外看到脾脏有异常,而进一步诊断出来。

脾脏肿瘤一般来说没有症状,通常是通过腹部超声波检查发现。

脾脏长肿瘤如果又有脾脏肿大,医生在腹部检查时就可能摸得到,如果再加上腹部超声波检查就能确认;但是如果脾脏肿瘤没有脾脏肿大,那么一般的检查无法察觉,而要通过影像学工具,例如腹部超声波、核磁共振或CT等,才能发现。

脾脏肿瘤有脾脏肿大的病人,可能会有左边腹部腹胀、腹痛的现象,有些人会因为脾脏肿大压迫肠道,产生排便不顺或便秘的情形。不过,如果没有脾肿大,这些症状就不明显。

此外,脾脏与血液代谢有关。因此如果脾脏有病灶,可能会伴随贫血、血小板低下,或是在白血球中与免疫力有关的一些免疫细胞也会低下,病人可能会发烧。

脾脏血流丰富,活检有内出血风险

当发现脾脏有肿瘤时,除了进一步安排影像学检查了解其性质,必要时得通过切片检查,取一些组织进行病理化验。不过,脾脏是血流极为丰富的器官,活检切片容易造成内出血,所以临床上并不是很常这么做;因此通常会先安排跟踪检查,持续观察大小变化。而当肿瘤大小或性状有改变时,就可能得进行活检切片检查。

脾脏肿瘤可分淋巴性与非淋巴性

脾脏肿瘤可分为淋巴性与非淋巴性两大类。淋巴性脾脏肿瘤有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非霍奇金淋巴瘤。另外还有组织细胞性淋巴瘤、与浆细胞有关的肿瘤等,这部分通常由血液科医生诊疗。

非淋巴性的脾脏肿瘤则有良性血管瘤、恶性血管瘤、细胞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内皮瘤、纤维肉瘤、与神经有关的肿瘤、脂肪瘤等等。非淋巴性脾脏肿瘤虽然比较多种类,但都极为少见。这部分通常会由肿瘤科或外科医生接手后续治疗。

另外有些全身系统性疾病也会以脾脏肿瘤表现,例如肉芽肿病与类肉瘤病,这一类疾病要借助CT或核磁共振帮助诊断。

此外,除了原发的肿瘤,也会有从其他器官转移来的肿瘤,大部分是黑色素细胞瘤(皮肤癌的一种)或乳癌、肺癌的转移。临床上在处理其他器官转移到脾脏的肿瘤,还是以治疗原发部位的肿瘤为原则。

脾脏肿瘤如果变大会建议切除

脾脏肿瘤的治疗方式,首先要区分是良性或恶性。

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血管瘤,要根据肿瘤大小、生长的速度,决定局部切除或全部摘除。脾脏的血流非常丰富,因此如果脾脏血管瘤比较大,或有持续变大的趋势、生长速度快,有可能会造成脾脏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这种情形就会建议采取预防性开刀摘除脾脏。

如果是恶性肿瘤,例如血管肉瘤,就要在切除脾脏之后,搭配化疗或放射线治疗。

切除脾脏前要打疫苗预防感染

切除脾脏后的影响主要是免疫力会降低,会比较容易受到一些细菌的感染,例如肺炎双球菌、b型嗜血性杆菌,因此一般会建议病人在手术前一到两周接种肺炎双球菌和b型嗜血性杆菌的疫苗,先产生保护力后再进行脾脏摘除手术,手术之后终身都要定期接种疫苗,避免感染。

脾脏肿大常因肝硬化引起

相较于脾脏肿瘤,脾脏肿大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通常也是在做腹部超声波时发现,而在我国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肝硬化导致,医生甚至可以从病人脾脏肿大的程度,来判断肝硬化已经持续多久以及严重性。

这是因为肝硬化比较严重时,会造成门静脉高压,而脾脏的血液循环通常先经过肝脏,再进入下腔静脉后回流心脏;如果肝脏发生病变,特别是肝硬化的病人,因门静脉压力上升,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血液堆积,导致脾肿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并且有脾肿大的病人,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会比较低,因此如果病人要开刀或执行侵入性检查或治疗,一定注意血小板的数量,必要时需输血补充,以免血流不止。

要解决肝硬化合并脾肿大的问题,仍必须从治疗肝硬化着手,才有机会一并改善脾肿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e99bfbef87fefff678b95c3977367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