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二直播让美团破防,对抗抖音的大战开始了?

2023-10-31     单仁行

原标题:太二直播让美团破防,对抗抖音的大战开始了?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自从抖音横空出世之后,业内一直有一个问题,抖音的对手究竟是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开始是干社交的腾讯,后来抖音带货之后,阿里、京东也成了抖音的对手,抖音开始布局搜索之后,百度毫无疑问又成了抖音的对手。

当餐饮品牌太二酸菜鱼来到抖音首次直播,6小时销量破亿,百万人观看后。

美团破防了。

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直接搜不到太二了,让创始人直呼“美团牛X”。

现在来看,抖音摆在明面上的对手又多了一个,那就是本地化业务的美团了。

02

其实,抖音和美团的竞争早就发生过。

只是,经历过百团大战、外卖大战、移动互联网转型的美团,以“线上消费、线下到店、到家体验”的OTO模式,贯彻了自己的龙头优势。

根据2022年年报,美团年度交易用户规模6.8亿,合作商家930万家,互联网龙头的网络聚合效应非常明显。

美团自己不提供本地化服务,但可以说美团是全中国最大的本地服务企业。

基于优势出发,美团对抖音的看法是,短期威胁不大。

理由就是到店业务上,美团的签约商户更多,包围了用户的方方面面,场景丰富,履约能力更强。

以“搜索”为主的人找货,会让有需求的用户能够迅速跟商家完成交易,OTO的核销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闭环”要高于抖音。

在到家业务上,美团优势就更大了,因为抖音不可能马上拉起一批百万人的配送员。

所以,怎么看都是美团“优势在我”。

但市场格局的松动,往往始于这种微妙的时刻。

03

疫情爆发后,到店业务基本停摆,美团迅速转移重心,把精力放在了“到家”业务上。

不管是社区团购、还是生鲜买菜,美团依靠自己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加大对新业务的支撑力度,开始寻找营收的想象空间。

在有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巨头们都在调集弹药、下场打架,以至于被官媒直接点名“不要盯着老百姓的菜篮子”。

这其实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巨头们有史以来第一次不仅没落着一个好名声,还没有哪家赚到了钱,更重要的是,在流量见顶的同时,被锁住了扩张的边界。

随后,就是反垄断的开始。

在这段线下生意最为艰难的时期,抖音成为了流量红利的高地。

商家们为了求生,开始拥抱以短视频和直播为核心的内容营销新玩法。

抖音也趁势布局本地化业务。

过去两年时间,抖音投入了超过20亿,在模式上照搬美团做站内闭环,拿下了200万商户。

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抖音有算法,有流量,有兴趣为主的内容。

依靠算法的标签区分,抖音在6亿日活中,扶持了大量针对本地生活的短视频和直播流量。

主播探店、KOL种草、搭配着主动搜索的完善,直接促成了到店业务的成熟。

商家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依靠抖音内容种草所带来的流量,要高于客户主动搜索的流量,并且抖音抽佣也比美团便宜。

于是,一个隐秘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到店消费的时候,不只是会点开美团,还会同步打开抖音进行对比。

到了2023年,随之消费被列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餐饮行业率先复苏。

美团回过神来,才惊讶的发现,我们家怎么被偷了?

特别是像太二这种知名餐饮品牌跑到抖音上去直播,更像是一种旗帜的转变,6小时破亿的结果,也会带动不少商家转投阵地,特别在全国有连锁店铺的餐饮品牌,而这些几乎是美团主要的贡献力量。

毕竟平台不能“二选一”,但消费者对于在美团上购买套餐,还是在抖音上购买优惠,只能“二选一”。

所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04

当然,在抖音到来前,我们普遍认为:

交易平台做不好内容、内容平台做不好交易。

这是互联网公司长期存在的“基因问题”。

但是,抖音靠着新的传播方式,以及短视频直播的巨大流量红利证明:

在算法支配下,我只要能够把人留住,把流量锁定在我的平台,借助于对人群标签的优化,我迟早可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那么,解决交易和模式问题,就只有学习的快慢、投入的多少而已。

我记得在抖音早期测试电商业务的时候,就曾经先跟淘宝合作,通过内容吸引用户跳转到淘宝完成交易,把自己的流量送到淘宝。

等到自己内部链路打通,摸索出了兴趣电商的模式后,抖音马上把淘宝踢了出去,自己进行站内闭环。

但不管是淘宝、还是美团,这类需要靠用户主动搜索的交易平台,想做内容却不容易,人留不住,用户买完就走了。

就像美团,他们可以基于门店周边的客户,让消费者能在附近搜到你,觉得你们家排名高、好评不错就来了。

这一点,抖音同样能快速复制,对比一下,两者在功能上几乎完全一样。

但问题在于,抖音上的内容营销,比如达人探店、视频种草、分销体系,包括传播距离,却是美团难以复制的。

所以,今天摆在美团面前的难题,当然,也是当下无数企业都要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们曾经无比熟悉的“交易型业务”、“搜索型业务”的各种打法和逻辑,在以内容换取流量的视播时代,怎么去改变?怎么去增长?

我想,区分不同企业下一个分水岭,就是考验“我们能不能把交易的逻辑和体系,转化为内容营销的新逻辑?”

05

美团作为一个历经过多次竞争的互联网企业,在面对抖音这些内容平台,以及全新的营销模式面前,同样也在做一个不断学习的新学生。

不管是开启直播促销转化,还是深化大众点评的种草能力,今天的美团开始把大量资源投入到内容营销当中。

就像王兴前不久对内部员工所说的,“其实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我想,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抖音和美团的竞争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他们为了什么在竞争,才是核心所在。

希望新的时代,我们依旧能够寻找到新的增长模式、积累新的业务能力。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9fc360b2aad62f72f227f4123370f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