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每天大鱼大肉喂娃,孩子却越吃越瘦?儿科医生:这样喂要不得

2019-08-23     心妈来了

前段时间,带孩子去儿童医院做儿保,正好碰到前面一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带着一个不到3岁的小女孩。

一进医生的房间,这个妈妈就大倒苦水:“医生,我家孩子不吃饭,孩子奶奶每天想尽办法做饭,鸡鸭鱼排骨牛肉什么的,每天都做不同的营养餐,但她就是不吃,人也很瘦,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啊?”

医生:“孩子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比如有没有喊肚子痛什么的?平时精神怎么样?”

妈妈:“没有听到孩子说哪里痛啊,一天精力也很旺盛,跑跑跳跳的。”

医生摸了摸孩子的腹部,还用听诊器听了听心脏,做了简单的检查。

“你家孩子是自己吃饭还是家长喂?”

“她自己吃不了几口,就跑去玩了,基本都是靠奶奶喂,有时候还要边看电视边喂,孩子才坐得住。”

经过一来一回的问答,医生大概也了解得差不多了,下结论说:你家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喂养问题。”

最后,医生开了一些开胃的药之外,特别告诫了这小女孩一家,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喂养方式,那么,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家长要懂得放手,让孩子觉得“吃饭是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更“金贵”,在家都是小王子小公主,很多家庭都有人专门在带孩子,有的是妈妈全职带,有的是老人在带。因此,大家对孩子的关注度更高,一家人就围着孩子转,医生建议家长要放开手,别把注意力过分地放在孩子身上,吃饭这些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么大的孩子,会知道饱饿,家长别一味代劳,上演“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的戏码。

二、停止喂饭,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习惯

其实,大人给孩子喂饭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有很多坏处。大人代劳喂饭,不仅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把吃饭和玩耍等同起来,容易产生“吃饭就是玩耍”的错误思维。

孩子一边玩玩具或者看动画片,大人端着碗在旁边喂,孩子没有一点吃饭的仪式感,高兴了吃几口,不高兴了或者玩忘了索性不吃,所以经常陷入“孩子不吃——大人喂——孩子到处跑——大人在后面追——孩子更不吃”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呢,大人觉得孩子吃饭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喂饭很累。另一方面呢,孩子觉得吃饭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此外,喂饭也不利于孩子精细动作的发育、独立能力的培养等。

三、让孩子与大人一起围坐吃饭,营造一起就餐的氛围

医生建议,要培养孩子吃饭的仪式感,让孩子和大人一起上桌吃饭,如果是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坐餐椅,但也是要靠在大人的餐桌旁边,营造一家人一起围坐吃饭的氛围。让孩子明白,现在是吃饭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吃饭,而不是干其他事情。

四、规定每餐时间,最多30分钟

孩子吃饭不认真,边吃边玩,家长就要注意,规定孩子每顿饭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了30分钟,如果孩子还没吃完,也要收碗,等到下一顿饭的时间再吃。

五、让孩子适当地饿一下,饥饿感就是最好的开胃药

其实,不要担心孩子会饿坏,医生都说孩子饿几顿没什么。孩子都很聪明,小孩子饿了知道哭,大孩子饿了知道说,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有饥饿感,不要觉得孩子一顿不吃就是天大的事。平时也尽量少给孩子吃零食,零食吃多了也会影响吃正餐。

六、家长要有正确的、良好的心态

实际上,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大人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吃饭问题,一家人的意见要统一,不要爸妈不让喂饭,家里忍不住要喂饭。最好是,一家人达成共识,就算让孩子饿一饿,也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产生分歧。

心妈有话说: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家长的问题,要改变孩子的喂养方式,孩子才能好好吃饭,才能爱上吃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s5iymwBJleJMoPMAH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