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跟我抱怨,3岁的儿子很爱发脾气,自己的水杯被大人动了要哭闹,不让看电视要哭闹,穿衣服鞋子要哭闹,总之,一些本来很小的事情,孩子都要闹情绪,感觉孩子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要撒泼,大哭。
朋友很郁闷,觉得孩子从小就这么大的脾气,以后情商能高得起来吗?
其实,这不怪孩子不听话、脾气臭,而是孩子大脑发育的过程,注定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容易发脾气。
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发脾气?
孩子容易闹情绪,我们普遍会认为是孩子脾气差,甚至是无理取闹。
事实上,不是孩子喜欢发脾气,而是孩子根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他们的大脑还没“发达”到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这个程度。
原来,我们大脑里有2个很重要的部位,它们跟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表露出什么样的情绪,基本上取决于这两个部位。
大脑里控制情绪的2个重要部位
一个部位是:杏仁核,在后脑勺。
杏仁核的作用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它是在人一出生就已经发育完全了,可以说,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能力。
就好比,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欢有一条粉色的蓬蓬裙,每次让她穿这条裙子,都很抗拒,可能是第一次穿的时候,她的体验感不好,让她觉得穿在身上不舒服,因此这件事就在她的大脑杏仁核中产生了反射。
另一个部位是:前额叶皮质,在前额处。
前额叶皮质是我们人的意识中心,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感知别人的想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负责复杂的思维活动。
然而,与杏仁核不同的是,大脑前额叶皮质的功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从2-3岁开始发育的,6岁到达一个高峰值,但是要直到20几岁才发育完毕。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生气、愤怒、伤心、开心等所有的情绪,都是这块小小的杏仁核,在驱动着孩子这么做。而前额叶皮质则是来压制生气、愤怒等冲动情绪的。
打个比方,如果说杏仁核是一个火种,那前额叶皮质就是来灭火的。也许这样说,大家就更明白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了。
因此,脑科专家认为,前额叶皮质的控制能力越好的人,情绪控制能力就越好,学习和记忆能力也越好。
看了上面大脑的构造,我们不难得知,为什么孩子容易发脾气了,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孩子在2-3岁以后,才能够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3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暴躁、发脾气、哭闹。
其实,孩子哭闹,只要家长处理得当,就是锻炼孩子控制情绪、提高情商的好时机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情商高不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设身处地理解和感受别人的情绪。
上面我们讲了,大脑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是掌控情绪的两大“利器”。杏仁核是天生的,然而,前额叶皮质是后天发展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
因此,当碰上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先别急着生气,首先得想办法让孩子冷静下来。孩子从哭到平静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大脑的前额叶皮质。
所以说,孩子哭闹的时候,就是家长引导孩子练习情绪控制的很好的契机。
美国儿科学会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两三岁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爸妈处理得当,那么,在他们四五岁的时候,发脾气的强度和频率都会显著降低!”
前几天晚上,我家心心在客厅玩,把水杯在地上摆了一排,我去拿了其中一个杯子,然后孩子就大哭了,哭着说:“这是心心的”,然后我把杯子放了下去,她依然哭“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知道,这是孩子的秩序感在作祟。然后,抱起她,说:“妈妈知道,心心的杯子在排排坐,那妈妈陪你,我们再一起来摆一下吧”,然后,孩子点了点头,情绪就平静下来了。
当孩子大脑里的前额叶皮质把安抚情绪传递到杏仁核,杏仁核的”冲动因子“就得到了控制,那情绪自然就会平静下来。
要想娃“情商高”,主要取决于家长怎么做,下面这3点请须知
其实,孩子情商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说教,而是让孩子学习得到,并形成一种固定的脑回路。而这种脑回路的形成,就是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通过父母的影响,潜移默化而来的。
智商+情商=成功
首先,孩子发脾或者不开心哭闹的时候,不是讲道理,而是肯定TA的情绪。
前段时间,孙俪在微博剖析自己,也分享了自己最近很有感触的育儿心得。
她这样说:“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孙俪微博截图
事实上,将心比心,当我们自己在生气、烦躁的时候,是不是也不想听别人的大道理呢?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理解。
有人说,好的父母,一定是“共情力强”的父母。共情力是啥呢?就是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对方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的能力。
胡可就是共情力强的妈妈。在《妈妈是超人》里,每当儿子哭闹的时候,她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都是“我知道你很难过”“我知道你很害怕”。
因此,我们要先收起那些大道理,收起那些说教,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和体谅孩子的情绪。用“我知道”句式开始,与孩子对话,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讲大道理也不迟。
利用“情绪识别卡”,在游戏里,教会孩子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要想孩子情商高,能够与别人共情,那么首先得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毕竟,只有先了解并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才能关注和理解别人的感受。
在孩子不会表达之前,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把感觉和情绪反应联系起来。比如:”情绪识别卡“,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表情。
情绪识别卡
当孩子会自己表达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并感受这种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是好还是坏。
父母相爱,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培养孩子高情商的基础,用好心理学的”南风效应“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
它出自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吹出了刺骨的冷风,行人因为害怕寒冷,所以裹紧了大衣;而南风则吹出柔和的微风,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解开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最强大。
因此,在充满爱的家庭里,孩子就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他们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才会更有与别人共情的意愿,才会更加理解和关心别人。
hi 我是心妈,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心妈专注分享育儿干货。愿在育儿路上,我们大家一起结伴同行!一个人走的路,是孤单,一群人走的路,是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