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成县发现建国前商人用毛笔抄写的21个革命文件‖老家许昌
文‖古西岭
2015年,襄城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发现建国前商人苏逵甫两代人用毛笔抄写的21个革命文件。
苏逵甫(1904—1949年11月),男,襄城县城关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祖父、父亲读书治家、仁爱道德教育及家庭良好家风影响。
其父苏超凡淡泊名利,上赐五品花翎不受,专心经商,研习书画。1938年襄城县的党组织非常活跃,在国民党左派县长李峰的掩护下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民主政权。苏超凡和李峰来往密切,与李峰的秘书、共产党员鞠抗捷有很深的交往,利用经商和善写会画的特长帮助党组织做了很多宣传工作。
1942年苏超凡去世后,苏逵甫牢记父辈遗训,坚定地靠近共产党。1942年至全国解放这段时间,襄城县的革命斗争形势一直很复杂,苏逵甫不但自己秘密为党做事,还让大儿子苏粒民积极靠近党,苏粒民和当时的地下党组织有着密切联系,秘密为地下党抄写革命文件,扩大宣传范围。先后抄写的有《边区政府告全国人民书》、《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中国土地法大纲》、《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补充办法》等21个文件。
为加快抄写,苏逵甫就让他的大儿子苏粒民帮助抄写,引导苏粒民为地下党服务。苏逵甫和苏粒民总是在夜间秘密串联工作,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苏逵甫1949年11月去世,享年仅46岁,苏粒民于1948年7月去世,仅活 21岁。
苏逵甫小儿子苏裕民继承长辈遗志,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 低调做人,埋头苦干,不计回报,并把父兄抄写的革命文件妥善保存。文革期间,这本重要文献险些被当作四旧烧掉,苏裕民奋力抗争,经翻开革命文件,叙讲革命历史才使文献继续保存下来。
【作者简介】古西岭,男,1948年生,河南襄城县人,高级经济师,襄城县农村信用联社退休干部,襄城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襄城老年书画院秘书长,襄城县作家协会顾问。擅长写作,经济论文有40多篇在省以上刊物发表,20多篇获奖。著有《论银行信用社经营与发展》、《荣古斋文集》两书。退休后继续笔耕。《盘活襄城文化,打造文化名城》在“豫冠杯”畅想襄城——我为襄城建设文化名城献一策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背叛》在襄城县“勤廉扬正气,清风润襄城”廉政文学作品征集中荣获一等奖。《打破一个瓶颈,营造多项发展——雷洞村实行土地流转助民致富》、《孟沟村强释内能拔穷根》等多篇老区调研报告在省以上老区杂志上发表。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IC photo,版权归IC photo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