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这个3000多口人的村子,传奇故事真多‖老家许昌
文·图‖韩国军
据说,这个村子,曾有一个有钱人,出外办完事回家时,和邻村的人因过路发生了争执,不管怎么说,人家就是不让他走,他心中很是不爽。回村后,这位有钱人当即让帐房先生支钱,掏大价钱买下了从那个村到自己所在村沿路的600亩地。他说:“我倒要看看,到底还让走不让走路了。”按现代话说,人家有钱就是任性。这个村是哪个村呀?听俺慢慢道来。
那天,天刚蒙蒙亮,天才老表、我、狗娃我们一行三人便起程了。天才老表是我们村冀氏祖谱材料的收集人,说不清什么原因,自十五岁开始,他就对冀姓老碑,老庙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凡是遇到与冀姓有关的物件,他都会仔细打量一番,看看有没有想要的文字记载,有,就认真用笔记下来,没有,便瞻仰一下,匆匆而过。
五十多年来,天才老表搜集的冀氏祖谱资料非常详实,他的名气越来越大。郑州新密的槐树岭与本乡石门村一支编辑出版的《冀氏家谱》,就是借鉴他和国政的资料。南召冀氏宗亲20年中先后6趟来禹州我村寻亲续谱,都是参考天才老表的手抄资料,才得以完成祖谱编订。
今天,我们三人就是应鸿畅镇南冀村冀姓宗亲邀请,去商讨南冀村冀姓续谱一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姓韩,应是“外人”,说是“外人”,却是冀姓外甥,说来算“半个”自己人吧。我村离鸿畅冀村约33公里,这趟算出远门了。
车子出村一路向南,穿过禹州城,折西南而行。秋风送爽,心情舒畅,虽是阴天,却没有压抑感。路面颠簸不平,也没影响眼睛的寻视和好奇心。我和狗娃是平生第一次走这趟路,天才老表三四十年前来过,但变化太大,印迹早已消失,我们只好用笨办法来,一路走,一路打听目的地。
走了很久,车上了南水北调过河桥,天才老表说,快停车,我咋在桥头看到牌子上写着“南水北调南冀村桥”呢?下车一问,这村就是冀村,好险,再跑十来里路,就到郏县了。
开车进村,看到一处老宅,天才老表说,这我记得,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冀成久老宅。
说话功夫,他再次拨通了联系人朝现的手机,一通话,就听身后有人喊,在这哪,在这哪。我们回头一看,一个人正向我们摆手打招呼,原来我们快到村子时,接到电话的朝现怕我们走错路,从家骑电车出来了。
我们随朝现到村部,车刚停下,两个村干部便迎了过来,领进屋,让座,沏茶,让烟,他们十分热情。
久违的亲情,剪不断的根,五百年前的一家人,开始争分夺秒地同商续谱之事了。
朝现说,我们鸿畅冀村有三千多口人,旧社会时,商贾官绅人家众多,是个远近闻名的村子,文首故事算一传说吧。
交谈中,我们发现,南冀村的辈分用字和大冀庄的辈分用字不一样。南冀村这样3000多口人的大村子,当年大举人续家谱为什么没续上?我们几个人对这一怪现象做了分析:一、本同宗,追宗不到原根;二、本同宗,那时大举人“名位”没这村人的高,不理会大举人;三,确实忽略了(这个因素不太大)。大家一致认为,以上第二种原因更大一些。
午饭后,朝现又领我们到村中冀成久老宅参观。一进三的豪宅,雕工精雅,基深墙固,梁、檩、柱、椽完好。院中苍树傲立,无人居住,偌大一个院落显得十分冷清。
做为一方大名鼎鼎的豪绅,冀成久生意多元化,有烟叶、煤厂、卷烟厂等,据说他和当时省府的省长结交甚好,就连县长千金都认他做义父,可想而知当年他有多风光。
村干部们听老人说,冀成久虽然有钱有势,但为人处事都很得体,大事大非面前绝不含糊,他曾救过当时禹西抗日支队的解放军干部吴杰,并将其隐藏在他家治疗多日。坏事都坏到他弟弟和两个手下身上,他们狐假虎威,仗势压人,有人命案。
解放后,冀成久被枪决了,其孙现居湖北,许昌兴许也有其后人,不太确定。
从冀成久家出来,我们又到村南头张华圣母庙参观。庙院很大,殿宇整洁,花瓦建筑精巧,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让人称奇的故事?我们匆匆而来,没过多打听,憾处只能日后弥补了。
告别朝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看到村北头路东,有好几处老宅屋见证着过往。这也是此村一角,如此看来,大举人续谱或许真的来过,只是无奈离去罢了。
【作者简介】韩国军,禹州市浅井镇大冀庄村人,农民,爱好写诗。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