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连长不简单,要战士挖“一洞三位”,听声就知美军进攻方向

2020-04-09   看北朝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末期,志愿军总部命令我63 军在涟川和铁原地区组织防御掩护主力北撤,63军的阻击阵地正面宽约 25 公里,纵深约 20 公里,由于铁原与金化、平康构成朝鲜战争中著名的“铁三角”地区;这里是朝鲜半岛罕见的平原地区,汉城至平壤的铁路和几条重要公路都交汇于此,是我军囤积、转运物资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遏制 " 联合国军 " 进攻态势的战略要地。铁原一旦失守,我军东西线部队的联系就会被切断,会对整个战争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63军部队在铁原地区的阻击战堪称惊天地泣鬼神


由于敌我兵力对比悬殊,63军在美军优势兵力和火力的攻击下伤亡很大,阻击战开始的第三天,战场形势已十分严峻。当日19时,63军首长决定188 师进入二线防御阵地。188 师 563 团 8 连随主力也冒雨进入了阵地。8 连所扼守的高台山,主峰是 255.1 高地,主峰向左延伸的山梁是 200 高地,向右延伸的是无名高地。255.1 高地由主峰向东、向南伸出的两条山岭,严密地控制了山下的公路和铁路。进入阵地后,8连长郭恩志带领战士连夜修筑工事。他要求每个战士必须修 " 一洞三位 ",即防空洞、防空炮位、坚守位、机动战斗位置,他知道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恶战,工事不但要坚固,而且必须便于实战。6 月 5 日,美军骑兵第 1 师开始向 63 军二线阵地发动攻击。在猛烈炮火准备之后,2个连的敌人开始向 200 高地进攻,2 排战士把敌人放到 30 米时才突然开火,把对方打得扔下 60 多具尸体后狼狈退下山去。但随后敌人又开始了更猛烈的进攻,先是飞机轮番轰炸,紧接着就又是一阵猛烈的炮火轰击,足足持续了近一个钟头,8 连阵地上又是一片火海。


美军B-26轻型轰炸机对我军的阵地投掷凝固汽油弹


美军向 200 高地几次进攻受挫后,郭恩志根据无名高地上密集的爆炸声判断,敌人可能会有新的企图,改变攻击方向。等炮火刚一停止,他便立即招呼迫击炮手和重机枪手直奔 1 排阵地。果不出所料,敌人开始向 1 排阵地进攻。等到敌人进攻到了我军火力最佳杀伤范围后,60毫米迫击炮和重机枪立即开始射击,趁敌人混乱之机,两个战斗小组从侧翼扑向敌人,手榴弹像冰雹一样落入敌群,紧接着连主力从正面发起白刃突击,敌人再次被打退。


美军正在集结准备对我军发起攻击


夜深人静后,郭恩志安排 3 排长带上 8 班3名战士奔袭敌人阵地。4个人轻轻模到敌人阵地前,突然一阵手榴弹过去,把正在休息的美军炸的一片大乱。随后我军又对着乱跑的敌军猛烈射击,在美军反应过来之前就扛着缴获的武器弹药回到自己的阵地。


我军夜袭敌军


6 日早晨,敌2个营的兵力在 8 辆坦克和2辆吉普车的配合下开始向 8 连阵地攻击,郭恩志将 3 排分别加强到了 1、2 排阵地上,将敌人击退。这时担任侦察任务的 3 排长报告说:"刚才山下的敌人在大声地用中国话说攻不上去就不攻了,让炮火把山头炸平 。郭恩志一下子就识破的敌军的伎俩,他们果真想用炮砸咱们,还会用中国话大喊大叫吗?


志愿军连长不简单,要战士挖“一洞三位”,听声就知美军进攻方向

1951年5月五次战役后期,大批南朝鲜新兵正登上火车准备运往前线


看来敌军已经掌握了我军的防炮规律,想骗我军进洞,然后偷袭我们!于是郭恩志通知各排注意警戒,不要进防空洞,马上做好迎敌准备。果然,敌人在没有进行炮火准备的情况下,一个营的兵力向我阵地偷偷摸来,正当他们自以为得计时,又被 8 连的火力打了回去。64军各级首长都在密切关注着8连的战况,当军长傅崇碧得知 8 连已与团部失去联系,预感到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命令563团一定要把8连接出来。哪怕是剩一个人也要接出来!563命令3 营组织了40 多人前去接应,但由于敌人封锁甚严,两次接应都未能成功。


五次战役中英军的重机枪阵地


入夜,已弹尽粮绝的 8 连,在连长郭恩志带领下,集中全连仅有的 13 发子弹和 1 枚反坦克手雷,趁着夜色由他和3排长打头阵,指导员负责后卫掩护,按照 3、2、1 排的顺序,经过勇猛冲杀,从敌人力量较薄弱的西面跳崖突围成功,安全地回到营部400 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