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校园招聘,除了专业的技术岗位外,群面是常见的关卡。结合最近几年的辅导经验,我认为地产、互联网、快消、金融领域,都会在笔试后,安排一轮群面,然后才是一对一面。今天我们就分析一下群面,以及基本的有应对。
为什么会有群面?究其原因是为了效率。
如果单独面,10个人恐怕要一整天,而群面10个人一小时就能挑出几个来。所以群面是为了更有效率的筛选和淘汰。因此,群面往往出现在知名公司,因为这里竞争更激烈。
总之,群面这种方式,在雇主看来更快速淘汰那些在个人风格、综合素质方面不匹配的人员。因此,虽然群面看起来方式灵活、内容多样,参与过程也挺热闹,但掩盖不了其高淘汰的"残酷性“,正是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那么,在群面中如何应对呢?我有以下5个建议。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当然可以提前在网上搜一下应聘单位相关的面经。但是,这并不能押题,原因有两个——
首先,群面的题目本身就不能穷尽。无论是商业问题还是经典故事,甚至辩论等,都可能成为群面的题目。面对不能穷尽的考题,押题最没有效率了。
其次,群面的核心特点是临场性,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队友,队友会抛出怎样的观点,别人又会怎样与你互动。这些都只能上场后反应。
那么如何提前准备呢?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二是讨论能力。
首先企业文化方面,提前了解和打听一下,这家企业比较狼性,还是比较温柔。是鼓励拔尖人才带领,还是强调团结一致。这样你能提前评估一下自己是否合适,同时也调整现场表现。
其次讨论能力,听起来是个慢功夫,确是群面的硬功夫。你是否经常参加社团会议,是否经常在课题和项目中与别人小组讨论,是你应对群面的基础。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不可以!说到底,面试是面对面的沟通,考官首先通过你的语言判断你的素质,所以不说话,群面必死无疑。
那么群面就一定要发言,如何发言呢?有以下三点建议:
1)有观点+有观点快点说。
群面一般不是为了考察专业技能,重点是思维。所以,当你看到问题时,一定要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路,也就是“有观点”。
谁的观点形成的又快又稳,谁就先拿下一分。这里涉及到两个技术要点,一个是有观点,一个是如何表达观点。而这要看你的日常积累了。
分享一个简单的练习方法:当你拿着手机玩时,不管微信朋友圈也好,微博、头条也好,看到自己喜欢的话题按照“总(总体观点)分(论述论据)总(总体观点升华)”的结构评论一下,而且至少100个字,相信很快就能够“出口成章”。
2)、群面是小组讨论,不是轮流发言
很多好学生将群面变成轮流发言,轮到自己就赶紧说,和别人互动少,这是很致命的问题。小组讨论,相比独立发言,更看看出一个人的思维是否流畅,是否能吸收和处理信息。如果整场群面中,所有人都在顾着自己说话,那么全场尬聊+全组团灭。如何进入讨论,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在自我介绍和陈述的时候,就可以和别人互动,比如你可以说“刚才两位同学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还有一点不同是”,这样比你从头说自己的观点要更好。
第二,在自由讨论中,话语中主动与别人互动。自己要发言时,开头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可以提及别人。比如对别人的话进行总结或者提问。
3)严格遵守面试官制定的发言形式、时间和流程。
比如,一开始每人30秒或1分钟自我介绍,那么千万别说的超时,而且编号了就要遵守编号,自我介绍也要先说“我是X号的XX”
群面也叫无领导小组面试,也就是,官方并不会指定谁是组长、谁负责什么,因此虽然在群面结束之后,你会清晰地感受到每个人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又不是完全固定的。
很多同学会纠结于自己做什么角色好、什么角色更容易出挑。从我的经验看,任何一个角色做好了都有机会,但任何一个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坑。因此,并不能绝对地说:做什么角色一定会更好。
1)如果你自信非常有领导力,可以主动担任leader。
需要记住的是:leader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专业讨论,而是Hold全场和进程,并且要注意关注没发言的同学。
说实话,有两种情况我不建议你主动做leader的:一种是自己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领导角色,哪怕宿舍长都没有做过的时候,不建议主动做leader,领导力本身是需要实践磨砺的,盲目争做leader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问题;第二种是现场的队友中,有比你更有气场、更能带领团队的人,那么你硬要争组长,反倒可能HOLD不住,甚至你们俩人耽误了整组的讨论。
2)如果你条理好,记录能力好,可以做记录员。
如果你不是那能掌控全程的人,而且说话也不够别人快,但是调理好且笔记能力好,那么可以做好笔记。当然闷头写字的同时也要说话,你可以将自己的笔记展示出来,可以对着笔记回顾讨论过程,可以提醒谁刚才说的是什么观点。以及,尽量争取总结发言的机会。总结发言的人也是高光时刻,做的好很容易出彩哦;如果总结发言的机会也抢不上,可以将自己的笔记推荐给做总结的同学。
切记:没到最后一刻,一定要想法设法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要看别人很优秀就提前放弃自己哦。
3)如果你能注意时间进程,可以做计时员
看起来,timer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角色,貌似盯着手表就可以啦,其实没有那么简单——需要结合现场讨论的进度、氛围、状态及时进行提示和引导,往往起到影响整个讨论的重要作用。而且,timer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角色,不要因为开始有人提示时间,就觉得没我什么事情了。当小组围绕一个话题缠绕不前的时候,当有人陷入细节争论时,你也可以提示大家时间过半,或者还有几分钟。
PS以上角色都不是固定了,一场15-20分钟的讨论,角色会在小组成员之间变换。所以不到最后一分钟,都不要放弃,同时也要自己调整。比如你一开始做组长,后来发现有人比你更合适,那么就主动让贤。或者你一开始仅仅是普通的参与讨论,后来发现自己渐入佳境,那么也可以担起组长的任务来主导全场。
群面是大概率会遇到“猪队员”的,在群面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死较劲,就是揪着一个细节反复讨论的人,也可能遇到情绪控制能力差,当面撕起来的人,还可能遇到既夸夸其谈又完全没有重点的人。。。等等。
遇到这种情况就只有一个办法:主动的提醒对方,甚至制止对方,但不要纠结于这个点。不用不好意思,以后我们真正进入职场后,也会有很多类似“对撕”的现场,“为了面子而耽误工作进展”本身也不是什么优秀的品质,所以制止捣乱的队友不要有心理负担。。
面前后候场的时候,如果你到的早,可以主动打招呼,问问其他同学哪个学校的,什么专业。这样不是为了刺探别人,而且增加亲切感,一会共同讨论也能更放松一些。面试后,也可以真心的去称赞你认为表现好的同学,甚至加个微信保持联系。那么日后求职这条路上,也就多个朋友多条路了。
最后,关于群面我还有一句奥义赠送大家——请集中注意力!
也许你会觉得,谁会在群面时走神呢?我却看到了太多的走神了,我看到群面上有的同学在心理计算“哇,我正要说却被别人抢先了,又落后了”,“哎,那几个人都能说,我估计是比不上了”……这些,全是私心杂念,真正到职场中,这样的私心杂念也会给你拖后腿。所以集中注意力的意思,是投入到小组任务中,一心想着这个任务要怎么完成好。
如果你能在小组讨论中(群面),积极表达观点,积极承担角色,做好记录又全身心投入,你会通过群面吗?不止,你还是一名好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