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雄安新区:高质量创建数字智能之城
根据河北新闻网消息,日前,在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智能雄安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以“雄安智能城市建设与数字经济培育展望”为主题,就数字雄安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以及雄安新区的数字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起点瞄准新高度。《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雄安新区首席信息官、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秘书长张强表示,新区设立以来,一大批企业积极参与新区智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帮助新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数字城市。从数字城市的规划期到设计建设期,雄安新区的数字城市要尽快与物理城市一样,形成热火朝天的局面。在张强看来,通讯网络建设是雄安新区打造智能城市的重要基础,只有数字流动起来才能形成经济,而数字流动需要依靠通讯网络。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朱永涛表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中兴、华为联合电信运营商在雄安新区建设了数百个5G基站,帮新区实现了重点区域5G覆盖。中兴还探索利用5G远程视频技术,帮新区建立白洋淀治理大数据体系,科学治理白洋淀。专家表示,雄安新区将在有人区域实现5G连续覆盖,为后续基于5G技术的应用研发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济南先行区2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311.8亿元
根据齐鲁晚报消息,2019年10月15日上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即将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有2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11.8亿元,涉及产业园区、公建配套等方面。2019年8月,先行区曾举行首批项目开工仪式,这次集中开工的8个项目分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山东科学城、国际会展中心、黄河公园一期、泉水浴场、市政道路及管线工程、安置西区一期、引爆区基础设施工程,既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重大民生项目,更有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高科技项目。此次的22个重点项目开工,也将为先行区的建设再次按下加速键。
[中经云端·国家级园区]
1·江苏省常州高新区:全域旅游迈入地铁时代
根据常州新闻消息,近年来,常州高新区以环球恐龙城为龙头,以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为重点,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域旅游。而地铁1号线的开通,也让常州高新区的全域旅游迈入地铁时代。进入2019年10月,作为地铁一号线北部终点站森林公园的新龙生态林,迅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游园体验,园区以“国旗、繁花”为主题进行了精心布置,并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往由于交通不便,很少来此的武进和市区居民,也坐地铁来欣赏秋景。据统计,2019年国庆长假新龙生态林的客流量增加了80%。
2·厦门火炬高新区电力电器产业快速发展
根据东南网消息,不久前,ABB宣布将在厦门成立一家避雷器公司,聚焦避雷器这一电力系统的重要元器件。该公司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厦门电力电器产业配套,并带动技术和人才的集聚。电力电器产业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高新区以龙头项目为聚集内核,以“国家火炬计划厦门电力电器产业基地”为载体,汇聚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专业配套能力强的企业。作为ABB在中国扬帆起航的起点,厦门在ABB的中国业务布局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ABB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成立避雷器公司,未来ABB电网业务也将继续加强与厦门的合作,把更多的研发力量落地厦门。
[中经云端·经济新发展]
1·四川省2019年将新建150个现代农业园区
根据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19年四川省将在贫困地区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50个。四川省将从坚持园区引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加强产销对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带贫能力,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2018年,全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实现35.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总脱贫人口的36%。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2019年全省有31个贫困县计划摘帽。四川省还将推广“园区+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在有扶贫任务的县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20个,为贫困地区定向培养农业专业人才1000人。
2·广东省紫金紫城工业园签约投资94.5亿元 港台资企业占32.6%
根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广东紫金县2019年10月14日举行河源市2019年秋季经贸活动紫金县分会场活动,当天紫城工业园吸引了众多粤港澳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活动当天,动工、投产投资总额超9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25个项目动工和11个项目投产。据统计,广东紫金紫城工业园建设以来已签约28家企业,总投资共94.5亿元人民币,其中台资企业10家,投资额共16.8亿元人民币,港资企业3家,投资额共14.8亿元人民币,港台资企业占32.6%。紫城工业园已成为紫金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核心平台,大湾区企业转移的优选地。据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局长张子华介绍,随着众多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紫金以长远发展眼光谋划产业布局,注重产业链招商,形成紫城工业园区内部要素互补,企业联动的产业格局,目前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三新”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紫城工业园展现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
3·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盘活低效利用资源
根据宿迁网消息,宿城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10亿元收储资金,持续推进闲置资产收购,重点开展科工路中小企业收购工作,确保2019年年底前完成部分企业签约;加快协调巨圣新材料、荣昌玻璃等破产企业厂房进入司法拍卖程序,力争2019年年底完成收购工作。宿城经济开发区还明确由投资服务中心动态排查园区闲置厂房资源,及时登记造册,及时督促进行二次开发或收储改造,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鼓励符合园区产业导向、亩均税收不低于10万元/亩的高质量项目租赁发展。“把低效利用资源盘活工程引向深入,今后我们将稳步推进盘活重点由闲置厂房向低效利用资源拓展,以及零星项目盘活向集聚产业盘活的转变。”据宿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修录介绍,通过土地二次开发和国有公司收购,园区力争低效利用资源年均消化率超过20%,2019年盘活土地800亩以上、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
4·海口市江东新区“多点开花”建设提速
根据海南日报消息,2019年以来,江东新区继续加大规划设计体系的建设,在《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基础上,海口还进一步完善补充片区规划专项规划和专项研究,“1+6+13+16”的规划编制体系(即1个总规、6个重点片区规划、13个重点专项规划及16项前期研究)已建设完成。其中,《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地下空间规划》《海口临空产业园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已获得了相关批复。“未来的江东新区,将以生态为底色,打造‘半城都市半城绿’现代化绿城。”据海口市委深改办(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市江东办副主任杨善华介绍,江东新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将生态、绿色、自然的理念与现代化发展需求充分融合,大力推动“智慧海南”建设先行先试,努力将江东新区打造成一幅从空中、地面、海上等各个角度看上去都很协调的美丽画卷。目前,江东新区正在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精神做好即将开工的21个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紧紧围绕起步区、临空经济区、教育园区的产业发展及“五网”基础设施和地标建筑建设需求,加强跟踪服务和协调对接。正是因为看好未来江东新区发展前景,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关注,共计有60家国内外大型企业意向落户江东新区。通过征求企业意见,海口已初选10家企业总部大楼先行建设,其中大部分为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