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横渡琼州海峡,比智慧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这项能力

2019-08-28     家学宝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北溟

9岁的孩子,在你眼里,能做什么?

写作业,上补习班,还是打游戏?

而有的孩子,9岁就已经和一群大人站在一起,挑战极限了……

前几天,一名来自广州的9岁小女孩周亦涵,竟然成功横渡了风大浪急的琼州海峡。

(图片来自网络)

横渡那天,正好遇上暴雨,状态频出……

出发后不到一小时,周亦涵就遇到第一个挑战:水母的攻击。被水母蜇了20多次后,周亦涵成功地游出了“水母阴影”,继续向前。

午后,海上掀起了大风浪,周亦涵发现,很长一段时间,她根本无法前进,风浪总是把她带回原地。

心疼她的爸爸担心女儿的安全和体力消耗,几次在一旁劝她放弃横渡,上船休息,但是,得到的回答都是“爸爸,我不要放弃!”

下午6点多,历经了13小时的奋力拼搏,周亦涵终于抵达了对岸。

评论区一片惊叹声。有网友评论说:

太厉害了,被水母蜇了都没放弃,可见意志力多坚定!

(图片来自网络)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力,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意志力,是我们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它是伴随人一生重要的性格财富,也是决定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然而,意志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然增长,它是在教育的影响下慢慢发展起来的。

1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意志力比智商更重要

很多父母都特别关注孩子的智商,认为智商的高低决定孩子的人生能否成功。

弗洛伊德说过: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个思维意志的统一体,我们的内在将四分五裂,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们的人生将被困在生命的小角落里。

如果仅有超高的智商,而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孩子的人生轨迹也只不过是单轮驱动的原地打转而已。

《意志力》一书中讲述过一个调查实验,心理学家在新西兰跟踪了1000个孩子的成长境况,这项调查从孩子们出生开始一直到他们32岁。

调查记录下这1000个孩子的意志力状况、还包括他们取得的考试成绩、社会成就、他们的精神状况、经济地位等等。

这些数据显示,那些意志力强的孩子,身体更加健康,患肥胖症的概率更小,甚至连牙齿都更加健康。

同时,那些意志力更高的人患抑郁症的数量远低于那些意志力低的人,包括酗酒、吸毒的概率也远远低于意志力差的人。而且,他们拥有更加稳定的婚姻。

但是,那些意志力差的人则大多从事工资低的工作,经济状况差,银行没有什么存款、拥有房子和养老金的概率更小,很多人还成了单亲父母。

另外,这项调查还有一项更惊人的数据:意志力差的那组人中,有40%的人在32岁之前进过监狱,而意志力强的那一组的比例却不到12%。那些意志力低的人犯罪率远高于意志力高的一组,而且,他们更倾向于暴力犯罪。

意志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比智商还要重要。

智商和意志力的关系就好像是0和1,智商是0,意志力是1。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智商越高,后边的0就越多,我们的成就会越大。但是0之前如果没有意志力这个1,再高的智商都不过是一串无用的0。

2

意志力,让弱小的生命更加坚韧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

你觉得运动员在什么时候最了不起?

网友北极光讲述羽生结弦演绎的“血魅”之战时,获得了上万个赞。

2015年,在上海站赛场上,选手们依序滑入冰场,在各自的区域内做着赛前热身。

羽生结弦倒退着滑行,准备发力跳跃。“砰”地一声,与背后的选手闫涵猝不及防地迎面撞上。

高速的撞击,让羽生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冰面上。他躺在冰面上,足足昏迷了两分钟。

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发现他的下颚、头部、腿都已受伤,不宜再继续比赛。教练也苦苦相劝:

“你不一定要当主角,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头缠着绷带的羽生,重新站上冰面,努力露出笑脸:

“没问题,我到死也要滑!”

和着凄婉的音乐,忍着身体的剧痛,旋转、滑行。8次起跳,5次摔倒,明明已经精疲力竭,明知道会再次摔倒,但只要站在冰上,羽生结弦就会继续,无法放弃。

一曲终了,羽生结弦向呐喊欢呼的群众致意:

“我很好,谢谢。”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一瘸一拐的双腿早已无法站立。

身处绝望与逆境中的羽生结弦,宛如樱花般绽放,绚烂而决然。

有人曾问过:

“这世上有许许多多优秀的运动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分国家、年龄,去欣赏柔弱的他呢?”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

“我似乎从没真的在哪件事上拼尽全力过。我得过且过的人生,在他面前简直像赝品一样,羞愧得瑟瑟发抖。他让我看到比所谓奇迹更真实和宝贵的东西——贯彻到底、永不言弃的初心。”

我们都曾弱小,但正因为弱小,所以要拼尽全力,走向更强大的自己;正由于弱小,因此要赌上一生,和自己的初心重逢!

3

培养孩子意志力,并没那么难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并不需要挑战极限,也不要求大搞挫折教育,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这几点就很好。

1.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不苛责

儿童心理学家蒙特梭利说过,在意志的形成过程中,人的精神是一座自我构建的建筑物,它的建筑者既不是母亲也不是教师,而是儿童自己。

一个孩子拥有强大意志力的前提是,他有足够的心理能量。

如果父母长期否定孩子,对孩子过于苛刻,批评指责过多,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意识:

我没能力,我什么都做不好。

不自信的孩子,永远不可能大胆迈步向前,一次又一次地向困难发起勇敢的挑战。

(图片来自网络)

2.赞美孩子的“尝试”,不管成功与否

怎样才能在任务变难时防止孩子半途而废呢?

如果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怎样才能让他们不轻言放弃呢?

那就是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挑战。

遇到未知事物和困难时,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本能的畏惧。这时,只要孩子敢于挑战,不管这个任务最终是否能被完成,都要极力赞美孩子这种尝试的行为。

这样的鼓励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未知的感觉,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喜悦。

当孩子意识到,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他们再次面对失败和困难就会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本能地选择逃避。

3.通过规则养成坚持的习惯

有人说,最高境界的自律,莫过于自然而然的习惯。

要求孩子专注,有始有终,一开始就要刻意培养这种行为习惯。

孩子看书时,要求他们从头到尾看完之后,才能换另外的书本。孩子画画,必须完整完成一幅作品才能离开。

孩子做作业时,中间不能玩游戏,做完一项才能休息。锻炼时,在孩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鼓励他再坚持一下,比如再跑一段,再跳10个……逐渐拉长孩子的极限,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格。

短时间内的规则,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长时间的习惯,就会形成意志力,改变他们的生活。

4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努力才有未来

股神巴菲特曾对儿子说:

“你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作为父母,我们未必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人,过上他们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是真正的自由的生活,都很贵、很贵……

(图片来自网络)

养育子女,从来就不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孩子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

因为这股力量,他们会在逆境中不轻易放弃,在坦途中更茁壮成长…… 从而,过上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413WwBJleJMoPMv2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