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一流高校每年调剂招生?申请调剂难吗?又有哪些陷阱?

2020-02-25     冷丝说人文教育

文|冷丝

栏目|考研录取

作为国家最高层次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竞争领域和晴雨表。现阶段,我国研究生高校生源构成大致分为三类:推免生、第一志愿考生以及调剂生。

研究生调剂,是指没有被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录取的过线考生可参加的网上调剂。

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内顶级高校,它们每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都需要通过调剂方式才能完成招生任务。

根据前几年招生情况,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部分专业需要调剂才能完成任务,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调剂量最大,有这些专业有调剂:光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探测技术、光学工程、光学工程(专硕)、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技术(专硕)、测绘工程(专硕)、农业信息化(专硕)等等。

该校二级学院工程学院也有大量的调剂生,比如机械电子工程、工程热物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海洋能利用技术、动力工程(专硕)、控制工程(专硕)、建筑与土木工程(专硕)、水利工程(专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硕)等等。

兰州大学每年也都有众多的调剂招生,其中,该校的二级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调剂招生的数量最多。

比如,根据往年情况,该校无线电物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等等均有调剂招生。

但是,调剂招生过程之中,很多高校的部分专业出现一个现象,也很容易陷入一种“陷阱”,一不小心会让考生“入坑”:

以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学科为例,有一年,该学科的招生缺额是10名左右,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公布后,一天时间内就收到报考该学科的有效志愿超过100份,学校确定参加复试人员非常困难,复试通知书的发放出现十里挑一的情况。

这就给申请调剂的考生造成一个困扰:由于系统不允许实时更改志愿,填报这些集中志愿而又没有资格复试的考生通常需要苦等48小时,等待系统自动解锁后,才能重新填报新的志愿。

当然,其他院校需要调剂招生的人数更多。

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涉及许多研究生招生单位和一定比例的研究生考生,部分高校调剂生的比例占到招生计划人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更是如此。由于地域、学科、学校、调剂政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考生报考时填报志愿很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得招生调剂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范围广。

尽管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大规模调剂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可靠平台,然而,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中庞大的调剂大军,频现的“空中”赶考组,涉及的考生和高校之多,使得调剂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硕士研究生调剂招生,考生有什么应对办法?

冷丝建议,根据往年的成功经验,参加调剂招生的同学首先要尽早找到需要调剂的学校和专业,其次是尽量找到介绍人——你自己的老师,通过他们联系招生单位,这样才能让你的调剂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w1inAB3uTiws8Kav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