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踢被子?学会这几招,全家一夜安睡到天亮

2019-09-30   小七育儿专栏

有一天看到朋友半夜发了一条状态吐槽:“这是今晚第七次醒来给娃盖被子。”配图是女儿横七竖八的睡姿,被子被蹬在一边。

第二天见到朋友时,她果然是哈欠连天,顶着一对黑眼圈跟我说:“我家闺女简直是弹腿神功,不管你怎么给她盖被子,她总有办法踢开。

有时候刚给她盖好,一扭头就被踢到床下了。”

为了避免让孩子着凉,她现在晚上都养成习惯每隔一会儿就要醒来摸一下孩子的被子还在不在。

即便这样也不够,有时候被子还整整齐齐在旁边,孩子却已经滚到了床边,半个身子耸拉在外面睡觉。

家里有个睡觉不老实的娃,让当妈的操碎了心。

踢被子好像是天下所有小朋友的“特长”。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天气时暖时凉,微课群里的妈妈也表示很担心,纷纷询问:

“小七老师,我家孩子晚上睡觉总是不好好盖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踢开了。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老老实实地睡觉吗?”

想要避免宝宝半夜总踢被子,就要搞明白为什么宝宝这么爱踢被子。下面小七老师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孩子为什么总爱踢被子?

一、睡前玩得太兴奋

有一天一位妈妈跟我抱怨,晚上临睡前陪孩子玩了躲猫猫,又扮超人,本来以为孩子玩累了可以睡觉了,结果他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把妈妈折腾地够呛,但手舞足蹈就是不睡。

“我累了一天还陪他玩,就是想让他玩够了快点休息。结果这孩子倒好,玩上瘾了,气得我只好吼了他几句,这才老实了。”

其实这才是冤枉了孩子呀。

睡前一小时如何度过,对于孩子的睡眠质量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位朋友的孩子又是躲猫猫、又是扮超人,运动刺激了大脑皮层,让孩子异常兴奋,自然会睡意全无。

二、被子盖得太厚

宝宝新陈代谢快,爱出汗,如果在又厚又重的被窝内睡觉,容易感觉闷热,手脚不灵活,所以自然会将被子蹬走。

有些妈妈会说:“可是我觉得天气已经有点凉了,盖厚一点没问题呀?”

其实孩子相对大人,更容易怕热。

尤其是母亲和老人,一个产后气血偏虚,容易怕冷,一个年迈体虚,比较怕风。

这两类家长常常习惯多穿衣服,如若此时比照自己的体感温度,去给孩子添加衣物,势必容易造成孩子“热”的现象。

三、睡眠环境不舒服

如果灯光太亮,温度太高,周围有嘈杂的声响等,都会让宝宝觉得不耐烦,不自在。

在睡与不睡之间,就会不安分地舞动四肢。

如何避免宝宝踢被子

一、制造安睡环境

如果宝宝在夜里经常踢被子,小肚子容易着凉,易引起腹泻和腹痛。

所以,宝宝睡眠时居室的温度要适宜。一般建议室温保持在25℃左右。

穿衣和盖被尽量选用透气性、柔软性好的材料,不要给宝宝太多束缚或者太闷热的感觉。

家长们可以摸摸孩子上背脖颈处的温度,如果黏黏的有点出汗,那可能就是给宝宝盖太多了。

此外,还应该帮宝宝减少外界的干扰,比如声音干扰、光线干扰等等,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舒适、安静的入睡环境。

二、不要让宝宝睡前过度兴奋

爸爸妈妈注意在睡前要消除兴奋因子。

比如不要过分逗引宝宝,不要玩太兴奋的游戏,不要吓唬宝宝,更不要让宝宝看剧情刺激的动画片。

我们可以可以有一些暗示动作,告诉宝宝洗完澡、关完灯、环境变的安静时,你就该睡觉了。

当宝宝踢被子时,家长最好握着宝宝的小手,或是摸着宝宝的小腿,让宝宝感到安全,从而可以放轻松入睡。

三、给宝宝试一试睡袋

很多宝妈会给宝宝选择睡袋来防止宝宝踢被子着凉,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协和医院的儿科专家鲍秀兰给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睡袋挑选建议:

(1)尺寸:要根据宝宝的身材选择适合的尺寸。

如果让小身材的宝宝睡在大空间的睡袋里,他可能会扭动着进入睡袋里面,一旦口鼻被盖住非常危险。

一般情况,穿上睡袋,脚部留20cm左右的空间比较合适。

(2)款式:目前市面上的睡袋款式大致分背心式睡袋、带袖式睡袋以及长方形钻入式的睡袋。

——背心式睡袋:宝宝可将手臂露在睡袋外面,避免宝宝的手臂受到束缚,而且也不必担心宝宝的前心后背受凉。——带袖的睡袋:袖子是可以拆卸下来的,可以当背心式的睡袋用。——长方形睡袋:设计比较宽大,展开后可以当小被子用,内胆可以按需要拆卸,有的也带帽子,比较适合那些睡觉较乖的宝宝。

(3)厚度:相对于被子而言,睡袋四面环绕,而且贴身,同等厚度比普通被子保暖性要好。

所以睡袋可以稍微薄一点,天冷时加盖薄被子或毯子来做微量调节,同样可以起到防止宝宝踢被子的效果。

想要宝宝睡得好

一定要避免这三件事

一、睡前别让孩子吃得太饱

有的孩子睡前会喊饿,妈妈们就会给孩子吃点东西,但其实这不是一个好习惯。

临睡前吃太饱,会形成积食,加重胃的工作量,导致脾胃不和。

另外,孩子如果睡前进食大量甜食,也会对牙齿不好。

小侄子小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都吵着饿,嫂子只能给他备好零食。

吃完零食既不刷牙也不漱口,最后导致乳牙全部被虫蛀,小小年龄就得忍受牙疼之苦。

为了孩子,家长做事一定要讲原则,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睡前不能吃太饱,且睡前进食后,需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二、不要开着小夜灯睡

有的孩子怕黑,妈妈就买来小夜灯,以为孩子伴着灯光入睡就不会害怕了。

但是专家表明,不合适的灯光会干扰孩子的睡眠。

比如蓝色的灯光,会让褪黑素停止工作,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而且开着灯睡,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

所以,孩子睡觉前的一小时,最好把大灯关上,改为光线较暗的床头灯,且避免光线直射孩子的眼睛。

待孩子睡着后,一定要把灯关了。

如果真的需要一盏小夜灯,可以选择橙色或红色、光线柔和的小夜灯。

切记不要放在床头,应该尽量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如床尾或者卧室外的走廊里。

三、睡前不要责骂孩子

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件事,是一天晚上她在赶一份报告,想让孩子先睡,但孩子一直在旁边拿着玩具摆弄,还时不时地打断她,问:“妈妈看我拼的小飞机好不好看?妈妈快看这个……”

朋友被吵得心烦意乱,就冲着孩子大吼:“说了多少遍了,还不睡觉,还玩!还玩!”

顺手在小屁股上打了两巴掌。

孩子果然老实了,哭着钻进被窝里,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朋友深夜终于完成工作,去看儿子的时候,发现他在被子里缩成一团,嘴里还小声说着梦话:“妈妈,别打我。”

她当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作为父母,有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早点睡觉,再三催促,难免会着急上火,责骂他,甚至动手打他。

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但却会影响睡眠,让孩子特别没有安全感。

0~6岁的孩子,本身就对黑暗充满了恐惧,需要家长睡前安抚,给够孩子安全感。

睡前吓唬孩子,会让孩子更惧怕黑暗,甚至对睡觉产生一种焦虑症状或者抗拒心理。

孩子的安全感一旦缺失,性格会变得内向,胆小,可能会诱发一系列心理疾病。

睡觉这件事,看起来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却又跟孩子的健康息息相关。祝每个宝宝都能一夜安睡,健康成长!


关于育儿,或许你还有很多问题

没关系,小七老师一直关注家长们的需求

我们将不断推出能解决大家育儿问题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