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究竟是好是坏?家长要学会分清利弊,与老人合力带娃

2019-09-25   妈宝园

《妈宝园》,一群智慧妈妈陪着宝长大,没有华丽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儿的故事!欢迎大家加入妈宝的圈子,一起探讨!当妈那些事儿

老人带孩子究竟是好是坏?家长要学会分清利弊,与老人合力带娃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年轻的妈妈在生育后就会很快投入到工作中,这时照顾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家中老人的身上。但是两代人的观念差异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分歧也会时有发生。

隔壁小蔡家的孩子宁宁2岁了,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一直是奶奶帮忙照顾。但是我最近发现都是小蔡自己在照顾孩子,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奶奶在三天前回老家了。

小蔡说,孩子奶奶来照顾孩子,她很感激,所以对于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她也是能忽略就忽略,尽量不和老人发生争执。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实在让她忍无可忍了。

原来,孩子逐渐长大,开始吃辅食了,孩子奶奶就照着以前的老方法,将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小蔡三番两次的劝阻,都收效甚微,终于和老人发生了严重的争吵。

类似的问题相信很多家庭都会遇到,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老人又年事已高,这样的情况使得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老人帮忙带孩子有哪些弊端

体力有限,孩子行动受到限制

因为年纪原因,老年人的体力在不断的下降,而孩子的体力却在一天天的增强。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的局面,很多时候老年人行动上的不便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限制。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老人追着孩子到处跑,不一会就累的气喘吁吁,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他们就将孩子护在怀中。

这样一来,虽然孩子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是失去了很多游戏的机会,有些孩子在老人过度的看护之下,变得不爱走路,变得懒惰。

观念陈旧,无法给孩子与时俱进的教育

有些老人的育儿观念比较陈旧,并且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虽然用老旧的方法也能让孩子长大,但是却不能科学的长大。

时代不同,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也不同,如果一味的用陈旧的观念来对抗新式的教育,势必会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危险。

几个月前,在山东济宁,一位老人带着孩子横穿马路,被一辆出租车撞翻在地,所幸的是三轮车上的老人和孩子只是轻伤,没有生命危险。

在老人横穿的路口,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让行标志,但是老人说自己没有看到,以前过这条马路没有什么标志,也不需要让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观点陈旧错误又不能及时认清,及时更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很多的问题。

宠爱过度,孩子变得骄纵

很多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会给孩子过度的宠爱,帮孩子做好一切,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这种方式看似是爱孩子,却会让孩子养成骄纵的习惯,失去责任心。

记得朋友小文跟我说过,她有一次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因为和孩子观念不统一,孩子就狠狠的打了自己一拳,小文感到很差异,因为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过这种暴力行为。

问了孩子的爷爷才知道,原来孩子和爷爷在家的时候,会玩“打人游戏”,有时候孩子即使把爷爷打的很疼,爷爷也会宠爱的说着“不疼,不疼,很好玩”。

小文知道这是老人宠爱孩子的一种行形式,但是长期下去,孩子势必会养成不良的习惯。

其实,老人带孩子也并不是全无益处,很多老年人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与时俱进,父母不要一味的否定老人,有这样几种老人他们带出的孩子也是很优秀的。

二、什么样的老人能带出优秀的孩子

身体健康,心态良好

老人身体健康,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会觉得那么劳累,也能及时跟上孩子的一些动作,降低孩子发生危险的概率。

除了身体上的健康,心态理上的健康也很重要。拥有好心态的老人,能够接受科学的育儿方式,不会固执己见的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一切问题。

适当宠爱,但不溺爱

老人宠爱孩子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这种爱不是溺爱,父母就不必过分的担心。能分清宠爱和溺爱的老人,他们会帮助家长一起去教育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会一味的包容。

这样的老人能够守护父母的教育成果,而不会以宠爱之名去破坏父母的教育成果。他们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宠爱,什么时候该批评,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正面的帮助。

性格开朗,喜爱运动

由于体力有限,很多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喜欢让孩子一直呆在家中,这样虽然保证了孩子的安全,但是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不利的。

如果老人喜欢运动,性格比较开朗的话,就能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接触大自然,遇到陌生人,也能告诉孩子如何去交流。

老人带孩子确实会有一些弊端,但这其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是可以通过家长和老人的共同努力来化解的,家长要正确认识老人带孩子这件事情,与老人合力带娃。

三、家长要分清利弊,与老人合力带娃

教育家卢梭说过,“我们对儿童一点也不了解,用我们的错误观念进行教育,越来越走入歧途”。教育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家长和老人要联起手来,让教育越来越合理化。

学会感恩,发现老人的功劳

对于老人的帮助,家长首先要学会感恩,其实老人是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带孩子是出于一份爱,也是出于一份责任心。

关于感恩老人这件事,同事李姐教了我一个好方法,她说自己家的孩子一直都是婆婆帮忙带着,她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但是每到周末的时候,她都会去给婆婆买一件小礼物,可能是一条围巾,也可能是婆婆喜欢的水果,虽然礼物并不贵重,但是婆婆每次都是喜笑颜开,对孩子的照顾也越来越细致。

老人照顾孩子也很辛苦,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激,多关心老人的需求,让双方的关系更融洽。

及时交流,多做有效沟通

很多时候,家长与老人在教育孩子上的矛盾是因为没有及时沟通引起的,当家长看见老人用自己无法接受的方式带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将情绪一股脑的发泄出来,导致双方关系越来越差,各自坚持己见不肯妥协。

当教育方式发现分歧的时候,二者可以坐下来谈谈,分析一下孩子的行为,看看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孩子。

比如有些老人坚持给孩子用尿布,不肯用纸尿裤,认为对宝宝的皮肤不好,这时候家长可以让老人先尝试一下,看看这种方式是不是真的会对宝宝造成伤害,或者让老人看看生活中真实的例子。当老人认识到自己观念错误后,他们也会做出改变。

就事论事,不要推卸责任

如果老人在带娃时发生了危险,或者做出了不正确的事,家长要就这一件事进行分析,不要因为一件事全盘否定了老人的功劳,让老人寒心。

就像前文说道的邻居小蔡,因为老人喂孩子的问题,否定了老人两年来带孩子的功劳,与老人发生激烈的争吵,造成了娃无人可带的局面。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出现问题后家长与老人要理智的交流,不要让自己被情绪控制,也不要将孩子带到矛盾的漩涡中来。

借助权威,带老人学习新知识

前段时间,有教育机构的专家在附近做了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讲座,朋友小程带着家里的老人一起去听了。她说听完讲座后,老人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认识到自己之前很多的方法是错误的,正在努力的改正。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知识的途径是很多的,家长可以借助权威的力量让老人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育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带孩子工作中去。

虽然家长与老人在教育观念上会发生很多的冲突,但好在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希望给孩子更多的爱,更好的教育。因此家长与老人要共同努力,多沟通,多总结,多学习,合力带娃,实现家长、老人、孩子的三赢。

互动话题:大家的家中是老人带孩子吗?大家对于老人带孩子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分享。

本文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欢迎分享收藏!谢绝抄袭!

本文章《妈宝园》原创,欢迎关注或者点赞点评转发文章。欢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