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1612-1650年)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1612-1678年)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此战的胜利,拉开了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与大顺、大西等政权,在全国建立政权的序幕。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崇祯帝4月25日(农历三月十九)吊死在煤山,276年的明朝灭亡。
1644年初中国形势图
李自成(1606年-1645年)
在关内形势发生急速变化的时刻,清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1597年-1666年)认为,明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现在大清的主要敌人不再是明军,而是农民军。范文程建议清军抓紧时机,火速进关,直取明都。摄政王多尔衮接受了他的建议,立率14万大军进关争夺天下。
当清军初渡过辽河时,方知李自成(1606年-1645年)的农民军已于上月攻占北京,明朝已亡。此时,对进退正犹豫不决的多尔衮,征求了对农民军颇为了解的明降将洪承畴(1593-1665年)的意见 ,洪承畴坚决主张攻打北京,表示清军与农民军大战必能获胜。多尔衮听后深受鼓舞,决定取道蒙古入关,准备攻打北京。
就在清军与农民军之战在所难免之际,戏剧性地一幕发生了:大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派人前来“借兵”。多尔衮闻后心中暗喜,立刻感到这是一天赐良机。这件事导致了清军联合吴三桂与农民军在山海关展开了一场大战。
范文程(1597年-1666年)
洪承畴(1593-1665年)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意识到驻兵山海关的吴三桂之向背对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解决山海关问题,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武力夺取,彻底消灭吴部;二是招抚,避免流血战斗。李自成决定劝降吴三桂,携犒银四万两、黄金千两,另有敕书一通,封吴三桂为侯。此时,总管京师兵马的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已在北京被捕,李自成令他给儿子写信劝降。
李自成令大明居庸关降将唐通领兵8000赴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反复思虑后决意归顺,率军离山海关进京。当吴三桂率军行至永平(今河北卢龙)西沙河驿时,遇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在京遭农民军拷掠,爱妾陈圆圆被夺占,立时“冲冠一怒”,于是改变初衷,打着为崇祯帝复仇旗号,拒降李自成,还师山海关,袭击唐通部。
李自成闻讯,即召文武大臣商讨对策,确定征抚兼施。在唐通一再告急求援时,李自成于四月十三带大将军刘宗敏等率兵约10万(另一说6万)向山海关进发。为争取吴三桂,携吴襄随军同行。
吴三桂(1612-1678年)
摄政王多尔衮(1612-1650年)
吴三桂料不敌李自成,遂遣使致书多尔衮求援。清军在翁后(辽宁阜新)遇吴三桂使者,多尔衮立即下令改道锦州、宁远一线日夜兼程,疾驰山海关。
此时,10多万清军向山海关滚滚而来,然而,李自成却对这一情况一无所知。李自成大军行动迟缓,200多公里的路途竟然走了七天!在21日才抵达山海关下,在石河(山海关西5里)西岸与吴三桂部成对峙之势。吴三桂派军在山海关西罗城与石河之间地带进行防守。
当晚,清军进至山海关外15里处一线集结,占据山海关东侧数里的威远堡。
此时的山海关上空战去密布。大顺、大清和大明残军在山海关遭遇,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中国的命运将在这里决定!
山海关复原图
山海关城平面图
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 城高墙坚, 外筑罗城、翼城互为犄角,易守难攻。守军除吴三桂部有2万人外,还有山海关总兵高第部1万、乡勇约3万人。
李自成抵关当日,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遭拒绝后,一面令唐通2万人从一片石(辽宁绥中九门口)出边,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6万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
吴三桂以主力列阵于西罗城石河以西一线,阻止大顺军攻关。双方激战于西罗城附近。守军为摆脱困境,诈降诱大顺军数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发火炮。大顺军死伤甚众,被迫后撤。在北翼城,大顺军利用居高临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战至第二日黎明,迫守军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顺军未能进据罗城。
21日夜,唐通部在一片石被清军击败,余众退入关内。
长城关隘九门口(古称一片石)
长城关隘九门口(古称一片石)
经一日激战,多尔衮已知大顺军虚实,遂采用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慎战之策,欲待大顺军与吴三桂部连战疲惫时,突出奇兵,一举取胜。
22日晨,山海关形势已十分危急。吴三桂遂带精兵卫队,以城头大炮开道,冲出唐通的围困,至关城东二里的威远堡,向多尔衮剃发称臣,归降清军,请其入关进击大顺军。多尔衮见吴三桂归顺非诈,在令莽古尔泰将唐通赶回九门口后,遂偕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率劲旅8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直接穿城到达西罗城。多尔衮令吴三桂部系以白布为号任前锋。
大顺军因攻坚一昼夜未能夺关,乃改取野战,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长蛇阵,成决战架势。多尔衮以吴三桂部为右翼迎战,重兵则鳞次列阵于渤海滨大顺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大顺军不明清军意图,仍按原计划向吴三桂军紧逼,令旗左右挥动,来回冲杀。吴三桂因有清军压阵,顽强抵御。时狂风扬沙,咫尺不见,双方展开肉搏,大顺军不顾伤亡,把吴三桂部团团围住,血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损失甚众。
山i海关大战各方态势图
大清疆域鼎盛时期达1300万平方公里
时至中午,山海关战场在大风中飞沙走石,当吴军与农民军酣战之时,多尔衮下令突击,清军铁骑如弦上之箭锐不可当。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兵马均身披铁甲,百步之外无法洞穿,战力极强。
李自成立马于高岗之上,见一白旗军冲破农民军阵势,正惊异之际,一僧人跪在他的马前,说:“为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指吴军),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李自成一言不发,策马下岗西走,农民军也在一片“满兵来矣”的惊呼声中被冲过来的清军压向海边,以致“死尸相枕”。此战,大顺军死者数万。
战至午后,李自成见无法挽回颓势,急令余部且战且向永平方向撤退。当清军追至范家店,再败李自成。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 并将首级悬挂高竿示众。之后,李自成率余部于26日退回北京。 回师京城后,李自成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匆匆称帝,次日,李自成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后仅四十二天。
此战,李自成大顺军对清军入关助战毫无准备,同时缺乏对清军骑兵作战的经验,终为清军所乘,精锐遭受重创,未能再起。而清军则乘势占领北京,最后逐步取得全国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