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乾陵无字碑

2019-12-15   朝阳阿力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50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达百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首雕刻了8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上有《狮马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

乾陵无字碑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

乾陵无字碑介绍

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乾陵无字碑

对于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后人做出了以下几种分析:

1、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前继贞观之治,后启开元盛世,政绩斐然,彪炳千秋,功德远非文字所能表达,故立无字碑。史学家范文澜主张此说。

2、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荒淫无道,与其贻笑后世,不如只字不镌。岑仲勉、吕思勉等史学家持此观点。

乾陵无字碑

3、武则天认为功过是非应当由后人去评价,郭沫若有此主张。

4、武则天离世后,继位的唐中宗李显不知如何称谓这位“武周”女皇。按照传统的观念,女人是不能做皇帝的,所以《新唐书》中虽然在体例上给予武则天帝王的待遇,为她写“纪”,但称谓却是“则天顺圣武皇后”。

从梁山上鸟瞰司马道

5、唐中宗李显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对生母武则天心怀嫉妒,立无字碑是为了让她难堪。

6、武则天过世后,如何撰写碑文评价她的功过,一直聚讼纷纭,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7、武则天死后恰逢政局动荡,人们无暇关注此事,而事后关于她的说法又争议很多,莫辨真伪,因此碑上刻字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