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这年过得好轻松,今天立春,你看邯郸平原小麦苗长得咋样?

2020-02-04     回村歇歇

亲,请点下右上“关注”,今天带您看看邯郸东部小麦苗长得咋样?

各位天南地北的条友们:回村歇歇在邯郸东北平原上一个小村里为您即时报道。

咱先说说这万恶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吧!疫情防控导致封村,作为一个村民,咱就自觉遵守封村禁令,不串亲戚拜年,取消从大年初二到初六的亲朋好友聚会,宅在家里上网吧!

转眼正月十一日了,今天是立春,回望从初一到今天,2020这个年反而过得很轻松,因为不去参加拜年聚会,自己家里也不再安排迎接亲朋来拜年聚会。年前蒸的馒头准备的蔬菜等年货足足够吃过元宵节了。生活必须品不用出门购买,咱就宅在家里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吧!

这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动物就得活动嘛!今天立春,我们百来户的小村,出门就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背上单反,到田野上视察冬小麦苗长势吧!

过去的2019,属于暖冬,没有遇到过一天极寒天气。冬小麦苗本来长势就健壮,腊月初五、初七连续两场不算小的雪,真的为冬小麦苗盖上了一层雪白的被子。

俗话说腊月雪硬如铁,可是没有极寒天气,一直是0度上下4~6度的气温,让覆盖冬小麦的雪就像滴灌一样,每天消融一点点滋养了麦根,覆盖麦苗的雪一直成颗粒状,保持了透气性,麦苗呼吸均匀。

真的,回村歇歇在村里生活到今天年过半百,还从来没遇到这样的冬天。这连续两场的雪覆盖冬小麦苗到腊月三十除夕才消融完,麦田有了充足的水分,又气温回升快,有利于冬小麦苗生长啊!

往年,别说立春这天,小麦苗长势绿油油了,过了雨水节气,小麦苗才看见一抹绿色。所以在1985年,河南驻马店一带有个木匠第一年住我们村做木匠活,当木匠过年回老家时,看见村外的麦田麦苗被冻干。吃惊地问:怎么你们这小麦都冻死了,这得改种吧!

我们村人笑道:没事,到雨水后,麦苗就开始返青了。河南木匠不信,摇摇头道:俺看够呛。等过了正月十五,河南木匠回到我们村后,看见田里返青的麦苗,再次惊呼道:这地里的麦苗就是又活过来了?

我们邯郸东部大平原上,遇到干旱的寒冬,小麦苗叶子真就冻干了,只有缩在地下的麦苗心叶一点点绿色,冬小麦苗越冬重点是根系生长,心叶处于休眠状态,直到来年雨水节气后开始返青。

上面这几张图片是紧邻村边拍摄,因为放羊的不敢来村边麦田放,麦苗才保持完好,距离村庄远的麦田的麦苗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年年被羊群糟蹋得不像样子。

俺来科普一下:下图麦田不是羊群啃的。这是三户人家的麦地,中间这户麦苗跟两边对比,麦苗明显苍白发干。这应该是麦种不一样。这要遇到干旱寒冬,会比这冻得更厉害,这样的麦种就要造成减产了。

刚过去的2019年冬小麦,就是河南南部的麦种,在同等条件下在我们这里表现为不耐寒不抗冻,当地繁育的麦种就特别耐寒抗冻。这就是所谓的种子的适应性,中间这块农田是不是河南麦种呢?

下图,这垄沟两边,右边麦苗发黄的是家庭农场大面积种植的冬小麦;左边油绿的麦苗是小农户田地。一般来说,家庭农场等规模种植的农田都没有小农户种植的长势好。

这边油绿的小农户麦田因为距离村庄远,一直被羊群啃,现在看羊群啃得不厉害,是因为腊月初几那两场雪覆盖了田野,羊群没法啃噬,这是沾了老天下雪的光。而这个家庭农场的小麦,因为农场小屋有人住,放羊的不敢来地里乱啃。

所以,回村歇歇老农坚信,在目前的耕作模式下,就我们邯郸东部大平原上,一年两熟的冬小麦夏玉米耕种,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比小农户成本高,没有小农户管理好。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越大,成本越高,种的庄稼长势越差。

虽然是冬小麦夏玉米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这里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小农户使用除草剂后,还会到地里看除草剂漏打了还活着的草,用手拔掉。而规模经营的农场就不可能做这么精细。

你要不相信精耕细作,咱就也不用抬杠了。小农户,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在劳作,是自己给自己干活,用的是碎片化时间,正像农民自己说的:种地不打功夫钱。

所以,回村歇歇老农,在村里耕种了30年地,我们村周围的20里以远,哪个村哪一方土地是啥脾气,基本上摸透了。远离了农村的人是不可能有这么深的感触的。

上图是三户农田,中间这一个畦子应该是两个人口的耕地。其实地里的庄稼也是一个农户的秉性脾气。

下图,这是两户农田,田埂两边——我们这叫“畦沿儿”,就是图中的畦沿两边的农户的冬小麦,播期一致,也是因为麦种不同,麦苗长势不同,不是使用的肥料原因。

下图:这个畦沿儿两边也是两户农田。麦苗弱小,是因为播种比较晚。播种晚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水利条件不好;二是农户怕播种早了,麦苗长得大,防止羊群啃食。

这类麦苗属于二类麦苗,不可能高产了。

这里说下,这不是土壤的原因,这里是壤土,土层深厚,三米以下才有约50厘米砂层,砂层下还是泥土。麦苗长成二类苗,完全是播种不适的原因所致。邯郸东部平原,在华北平原的大地理环境中,这方地叫“黑龙港”耕作区。

远离村庄的农田,农户都特别怕羊群,所以,很多农户推迟冬小麦播期,来跟羊群斗争。但是晚播容易导致冬小麦弱苗。

下图也是播种晚了。畦沿儿右边这户麦田,应该是麦种发芽率低,或者是播种机播深造成的严重缺苗。

面对这样的麦田,这位农户处于两难:犁地重种春苗,跟两边不协调,不方便收割,还有如果种春玉米,就有可能被灰飞虱传毒,导致玉米粗缩病;如果不犁,一样得浇水,最终收不回成本。

下图,这是同一农户麦田,中间弱苗的麦畦,应该是冬小麦播种前,被车轱辘来回碾压后,土地旋耕后都是核桃一样的土坷垃,而不是细土,因为麦种播后,土壤悬空,小麦根生长过程中扎不到土壤里,导致麦苗弱小。

好了,各位条友:回村歇歇来地里视察了一圈,今天就科普到此为止。不要以为种地是个简单的农活,一不留心不细心,就会导致减产减收。

咱农民就这么不容易,农民的希望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地上,这样说,您明白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qrFGHAB3uTiws8K7K_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