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医院做个小手术,医生照例要确认病人的姓名和岁数。听我报出那两位数,小姐姐抬起头,用手推了推绿色手术帽下的圆框眼睛:“啊?您可看不出来,一点儿都不像这个岁数的!”
再往前几个月,作为优秀家长志愿者代表到女儿学校领奖。我和其他获奖家长在报告厅,校长给依次发奖状,孩子们通过大屏幕实时观看。那天放学,闺女一回家就跟我说:“妈妈,我的同学都夸你,说你是所有妈妈里最年轻、最漂亮的!”
帮我巩固这种自信的还有我闺女的姥姥。无论啥时候问她,“我是不是有点老啊?”她都会使劲摇头,外加瞥我一眼:“老什么?你没见过真正显老的。你这样,好着呢。”
我妈帮我和我姐带大了4个孩子,前前后后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熬了多少夜,可出去人家都猜她至多60岁。其实她几年前就已经过完60岁生日了。这么多年了,1米65的身高,体重常年稳定在100斤以下。最近为迎接春节,我妈把一直扎着的头发烫了,美发师给推荐的是偏自然风格的小卷,特别减龄。
我是我妈的亲闺女,继承她的这一特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吧?
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虽然没几年就奔四了,可混在三字头的人群里,也毫不违和。
是滴,我还有个儿子,姐弟两相差近7岁。好不容易女儿大了懂点事儿了,所有劳心劳神的流程又要在小的身上再重来一遍。人多,我抱着孩子排队等候。一位大姐抱着孩子从我的正后方站到了侧面,主动跟我以及我前面的人聊起天来。
在知道我前面这位是孩子姥姥时,这位大姐点了点头,又指着自己:“姥姥吧?嘿,还得是姥姥!”共同点找到了,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后来,这位大姐知道我们两个的孩子差不多大,都一岁多了,比她外孙大半岁,话题就围绕着孩子的吃喝打撒展开了:
后来,有人走到我前面,叫着“儿子”接过孩子,指着走廊边上的宣传画给孩子看,这位大姐越过我,跟孩子姥姥说:“这是您闺女哈?看着不大啊!”那位姥姥笑意盈盈:“30了!过年就31了! 就这还埋怨我催她要孩子,您说早吗?”说完这句,姥姥把脸转向我,似乎也在问我的意见。
老人的谈话和眼神,一样子把我“打醒”了。我确定无疑地知道,尽管两个孩子都是一岁多,可在他们的眼睛里,我跟这个刚刚30出头的小姑娘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我看起来不再像31、32的人了,我不年轻了。
大妈在我边上坐下。头发一丝不短,在耳后整齐盘起。穿着算不上考究,但很整洁利落。黑色皮鞋很妥帖地护住脚踝,鞋面打过油,很光洁。车经过一处景点,她很自然地问我:“来过这儿吗?瞧,红灯笼挂出来了,真好看!”然后,她跟我聊沿途路上的饭店,还点评一路上的标语。
再然后,大妈问我是上班去还是出去玩。听说我是带孩子打完预防针回家,问我,你孩子呢?我指指不远处,我妈抱着儿子在红色老孕病残区坐着呢。她看看孩子,又扭脸向我:“是二吧?”我愣了下,稍后反应过来,她是指二胎的意思。点点头。大妈看自己的猜测得到验证,心满意足,又说了一句:“精吧?要我说,二儿都比老大精,我接触过的多了!”
要不是到站了老伴让她下车,不知道接下来大妈还想跟我说些啥。
果然是谈兴正浓的大妈。也果然是有经验的大妈。从她一眼看出我儿子是二胎,我就再一次确认了:我,真的是不年轻了……
医生妙手仁心,说那些话大概是为了让我心情好一点?孩子天真烂漫,她们喜欢你,就会不带一点吝惜地夸奖你;而至于你的父母,在他们的眼里,就算你胖成球,他们也觉得你永远最美最好吧?
不相干的人,偶然相逢的陌生人,他们说出的话,看你的眼神,和在不经意间传递给你的信息,才有着最不加掩饰的真实。
真实,打破了幻想,击败了我的迷之自信。两个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而作为两个孩子的妈,不管我愿不愿意,在别人眼中,我的确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去吧。不愿意过生日,在又一年春节临近时,也会心慌:“怎么,又一年过完了吗?”
特别喜欢健身房墙上的这句话:“你要的不是看起来健康,而是真正的健康”。而贪心的我,除了希望能拥有真正的健康,还能拥有真正的年轻。
坚持锻炼,让身体年轻。
坚持学习,让思想年轻。
坚持分享,让灵魂年轻。
口出善言,心存善念,脑中有觉察,脸上有微笑。2020,动起来!
欢迎关注我,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对姐弟的母亲。
养育儿女的难和苦我懂,教育孩子的着急和心累我更懂。用亲身经历加实用心理学知识,与你分享,让你的焦虑少一点,成就感大一点儿。
点击关注后,不仅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分享,还能随时给我私信提问。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