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杂志的另一创刊人高梨豊,也是一位值得介绍具影响力的摄影师。高梨豊在1935年生于东京都,毕业于日本大学摄影系,因此受过专业而正统的摄影训练,他的首个获奖作品 “ お疲れ様” ,也是棚拍肖像的类型的作品。但有趣的是,高梨豊并没有走上广告或时尚摄影这条道路,反而在1964年受到当时已是摄影大师的东松照明的邀请加入其创办的专栏 “ I am a King” ,也因此认识了当时身为编辑的中平卓马。这成为了 “挑衅”杂志的起始点。
与中平卓马、森山大道以及另两位 “挑衅”杂志的创刊人多木浩二及冈田隆彦不同,高梨豊还较为正统,毕业后也是以专业摄影师的姿态在日本设计中心从事广告及时尚摄影,因此在 “挑衅”杂志中,他的作品较中平和森山比较没有失焦与摇晃,照片反差也较弱,但他却以其对城市的独立摄影论来诠释,也因此其作品更像是一件先有理论才有作品的学院式的系列作。不过,我们在讨论高梨豊时,常常会把他与 “挑衅”及中平卓马、森山大道联系起来。的确,高梨豊也曾表示在那个时期其摄影风格的确是源出于他们的:
拍摄 “往都市”的时候,是非常重视身体性的。森山与中平的‘晃动、模糊’是因为身体快速跑动的缘故。但我还是觉得摄影必须要规规矩矩的,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得和他们保持一致。
高梨豊对都市的摄影论,在 “挑衅”完结后还是影响着日本摄影界。他对城市普通人生活的近距离的观察与记录,以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作为拍摄对象的 “东京人”,刚好在这个潮流中成为了日本同时代摄影的开山之作。其后70年代的日本摄影师不约而同地把镜头面向各自的生活场景,北井一夫、北岛敬三、须田一政及石内都等均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大放异彩。
纵观日本摄影历史,甚少摄影师能像高梨豊一样能够在摄影中同时精通数种领域及风格的。在今天我们谈论高梨豊时常常会只限于其 “挑衅”时期的作品,而且他的名字往往是放在中平卓马和森山大道之后,实际上,高梨豊的作品横跨的时代之长久,而且也一直走在日本摄影发展的浪头上。他风格多变,不太是一位很容易定位的摄影师,但他绝对是日本摄影中一璀璨的光芒。
高梨 豊
Yutaka Takanashi
1935-
๑҉
代表作品
1974:‘Toshi-e’ (Towards the City,往都市)
1977:‘町’
1983:‘东京人’
1993:‘初国’
2000:‘地名论’
2004:‘NOSTALGHIA’ (乡愁)
2007:‘囲市’
素材来源
photodialect.com
轮值主编: M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