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是胃癌大国,每一年新产生胃癌病人超出40万例,占世界年新发现病例的一半。而在其中,大多数病人由于发现过晚,已经呈现腹腔转移、肝转移等状况,痛失手术机会。
因此专业人士提醒,胃部长期不舒服一定要注意起来,做好预防疾病的预备!
一、胃病出现的主要原因
1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调查说明:胃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病的发作率比一般人高6倍,而胃癌的患病率也会高出4倍。
2胃病的恶性转化
胃病症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化为癌。
3地域及生活习惯。
胃病发作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们国家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病患者明显比华南地区明显高;而抽烟者的胃病发作危险较不抽烟者高50%。
4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们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引起的胃癌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以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量增殖,容易引起畸变恶化。
二、哪些情况会导致胃病恶化?
1、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肥厚性胃炎、手术后残胃、严重贫血等既往胃部疾患者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直系家属有患胃癌的,其父亲母亲、亲姐弟兄妹均是胃癌高危群体。
4、生活地区是胃癌高发地区群体。
通常大家都会忽略遗传这个因素,其实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说,部分胃癌是有家庭聚集倾向的,像是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是由基因突变导致。
预防胃病的关键方法
1预防的主要:杀死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多会呈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病症症状,加上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呈现,可是有些病人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到医院做检查才可以发现。
随着病症越来越严重,会慢慢危害胃肠道壁,诱发恶性病变的出现,加上,感染幽门螺杆菌病人通常都患上胃病,出现胃病的病人,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2做好定期胃部检查
(1)有症状的患者
有胃病症状的患者,需要做胃镜明确诊断,例如上腹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上腹胀,黑便,呕血,呕吐咖啡样物质,吞咽困难,不明原因消瘦,体重下降,不明原因贫血等症状。
(2)胃镜需要多长时间做一次,取决于第一次胃镜的结果:
- 如果第一次检查结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症状有所改善,可以不用复查胃镜。如果出现不舒服了,需要及时的复查胃镜。
- 轻度的萎缩性胃炎,没有肠化或者胃粘膜上皮异型,可以1到2年复查一次;
- 中重度的萎缩性胃炎,有或者没有肠上皮化生,每年做一次胃镜;
- 如果存在中度的不典型增生,需要半年至1年复查一次。
- 重度不典型增生,不除外癌前病变或者早期胃癌的,需要立即接受治疗,切除可疑的病变,根据病理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并且定期复查。
- 如果是胃溃疡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疗,治疗之后,应该至少复查一次胃镜。
- 胃癌术后的患者,一年之内必须复查一次胃镜,根据胃镜及活检的情况,决定下一次复查的时间。
3做好消毒
餐具要及时清洗消毒,不要一泡就是一天,很容易滋生细菌,碰到吃的东西这些细菌就进胃里了。
4勤洗手
勤洗手,一点点指甲就藏有40亿个细菌,一双手就有4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包含大多数寄生虫卵、各种病菌、病毒,加起来高达30余种!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饭前便后,都要注意洗手。
5尽量少喝酒
酒精不单单伤肝,也直接伤胃,特别是高浓度的酒,最伤胃黏膜,长期喝容易刺激胃,引起胃部细胞组织病变等。
这里是健康益站,那些关于养生、健康的小知识我们都在这里与你分享,随手转发分享给家人,还有更多养生小视频,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