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不同的品饮方法。在久居云南茶山深处的哈尼族,有着不一样的饮茶之法,值得向列位看官介绍。
哈尼族是居住在我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大山深处,以及思茅市、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哈尼族久居于盛产茶叶的云南大山中,茶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哀牢山中镇沅的千家寨到澜沧的邦崴,从普洱的茶树箐到勐海的南糯山,哪里有哈尼族,哪里就有古茶树,哪里就有大茶园。由此可见,哈尼族的人不仅有着历史悠久的种茶史,也有着很久远的喝茶史。
哈尼族人在煮用土锅茶
哈尼族的饮茶方式比较特别,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煮茶法,叫"土锅茶"。
这种茶不仅是哈尼族的人们日常喝茶的一种方式,也是哈尼族待客的一种方式。据说这种饮茶方法是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哈尼族人聚居的村寨经常受到老虎(也有故事记载是豹子,不论虎豹,总之是一种猛兽)的侵扰,族人们整天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为了对付凶恶的老虎,村里有个年轻人想到一个办法。他召集族人们一起挖了个陷阱,计划设埋伏抓老虎。
一天夜里,老虎又一次出现了,它不知道村寨附近设了陷阱,一失足就坠落下去。第二天,族人们一起用石块将老虎砸死,将老虎的皮一剥,并在寨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准备把老虎肉煮了吃掉。整个寨子的人们吃完了老虎肉,是高兴地又唱又跳。他们一直跳到后半夜,玩得口干舌燥,就把大锅刷干净,倒上山泉水,煮水喝。
尺寸和样式比一的土锅
正在这时,忽然吹来一阵大风,将许多小树叶吹进锅里,大家口渴,急于喝水,便没有来得及将这些叶子捞出去。谁知,正是这些树叶,使得这锅泉水变得香甜爽口。大家都很奇怪,就开始寻找这种树叶。后来在山坡上找到这种树叶,原来是一种茶树上的叶子。从此,他们便经常用这种茶叶煮水喝了。渐渐地,煮茶的习惯便在哈尼族中形成了。
哈尼族人每天都会饮用土锅茶。这种茶制作起来比较简单。首先,选一个土锅,也有人称之为土罐。煮茶用的这种土锅历史悠久,造型简单,通常是单耳、鼓腹、沿有流口。因每次喝茶人数不一,每户哈尼族人家中,有好几口大小不一的土锅。小的只有拳头大小,腹的直径和罐高约为5厘米;大的有3-4个拳头那么大,这种土锅足够供8-9个人同时喝茶。
选好合适的土锅,将其放于火上,然后注入7-8分满的山泉水。待水烧开后,直接抓一把新制的青毛茶,放在土锅中。待茶叶在土锅中煮沸3分钟后,土罐茶便煮好了。这时,主人会端起土锅将茶水倒到他们用竹子自制的茶盅里,给在座的每一位奉上一杯。
这种土锅茶,茶汤呈绿黄色,其味道浓香醇厚,茶劲十足,喝一口令人回味无穷。随后,土锅中便可继续加水,继续煮茶。
煮好的土锅茶
哈尼族人的生活,离不开土锅茶。而哈尼族老人则更喜欢饮用土锅煮的浓茶,他们自己备有专用的小土锅,在闲暇时间,便会围着火炉边煮茶喝,边享天伦之乐。
哈尼族是一个和茶有着不解情缘的民族,茶不仅带给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承载着他们的精神生活。从古到今,源远流长,哈尼族人以茶入食,以茶入饮,以茶为礼,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茶文化。
如果你有幸来到哈尼族人居住的寨子,他们一定会煮一锅浓香醇厚的土锅茶,热情地接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