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接”出半边天 ——巾帼创业者王鑫绿山富民记

2020-02-05     镜泊湖小叶子

红松“接”出半边天 ——巾帼创业者王鑫绿山富民记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17-04-20)


防沙固沙樟子松嫁接红松工程。 王鑫 供图

通过承包林地、栽植红松,她带动了当地村民共同致富。为满足辽西等沙漠土质贫瘠地域防沙造林需求,她所组建的合作社通过樟子松嫁接营造红松果林,为广大林农投入防沙固沙公益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她用16年的针叶树嫁接技术和仅有的优质红松种穗,为绿山富农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就是“辽宁省致富女能手”——王鑫。

响应政策

努力终有回报

2000年,王鑫积极投身林改,承包了村里的3000多亩林地,栽上了红松。2003年,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局对林下套栽山野菜提供一定的苗木补助和技术指导,王鑫就在嫁接好的1000多亩红松林下套栽了刺嫩芽,靠着山野菜来培育红松。刺嫩芽头一年栽,第二年就见利。从2003年到2010年,7年时间,她用山野菜项目,把3000多亩林地的投资都收了回来。王鑫是林改以后以林抵押贷款的首批受益人。她扩大规模,扣了大棚,开始生产反季山野菜,立冬时节把红松林下的刺嫩芽杆儿割回来,放到暖棚里,通过控制温度、湿度,让它赶在春节前出菜,每公斤卖100元,供不应求。

由于积极响应林改政策,加上对林地的精心养护,王鑫家收获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也使平时帮王鑫出工、看到收益的村民开始摩拳擦掌。以前因为收益周期长,老百姓缺乏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现在很多人跟她干活,学到了经验,也长了见识,加上国家出台林改政策,老百姓分到了林地,纷纷向王鑫取经。现在在当地,几乎家家都发展了一些产业。

扩大规模

不忘身边百姓

在自己收获成功的基础上,王鑫极力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脱贫。国内外市场对红松种子的需求日益增长,价格不断上扬。将红松果林发展为果材兼用林前景无忧,已成为广大林农的共识。2010年,王鑫成立了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部收益按照贡献率分配给社员。入社农户108户300多人,社员平均年收入12000元。现已发展红松嫁接园1200亩,天然林冠下红松造林1700亩,刺嫩芽套栽1052亩,山野菜反季节大棚200平方米,刺五加基地15亩。合作社拥有资产总额1500万元。其中合作社经营林地面积2752亩,折合林地价值197万元;经营林木蓄积量2100立方米,折合林木价值150万元;合作社经营林下经济面积1052亩,目前经营刺嫩芽品种价值50万元。


王鑫向周边农户传授嫁接技术。 王鑫 供图

普通红松苗在栽培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栽树成活率不高,栽种3-4年后才能成型再嫁接,嫁接成活后还要6-7年才能储果见利,见果年限长等。王鑫组建了本溪满族自治县王鑫家庭农场针叶树嫁接繁育股份有限公司,以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带动当地及周边省市县群众共同致富。她非常注重种穗的优良度,要求保证每个种穗都是精心选择培育。她注册了王鑫牌商标,现一年3季工程化培育钵装嫁接苗。王鑫牌红松钵装嫁接苗,是用王鑫牌红松专用有机基质、王鑫牌红松专用肥、王鑫牌红松嫁接营养液精心培育的,优势是春、夏、秋3季均可栽植、成活率高,每亩栽植红松钵装嫁接苗约40棵,投资只需300元左右,一步到位、快速成林。经过技术处理的王鑫牌红松钵装嫁接苗,投资少见效快,3年生50厘米高幼树就有很多结果植株,栽植后4-7年即可进入结果期,10年后逐步进入丰产期,产种量逐年增多。

为培育优质的红松嫁接苗,一次快速造成红松嫁接林,王鑫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王鑫红松嫁接种苗培育基地,现已建成嫁接示范林1200亩、优良种穗培育区1200亩、种穗储存窖300立方米、钵装嫁接苗繁育基地7500平方米。2013年,王鑫作为中国唯一林农代表,参加了世界人工林年会并做了关于红松嫁接方面的报告。国家林业局领导及专家多次前往基地调研、提供技术指导。全国各地前往考察的团队不胜枚举,也吸引了国外考察团的关注。

拓宽领域

参与治沙公益

近年来,为满足辽西等沙漠土质贫瘠地域防沙造林及观赏树种的市场需求,除了红松嫁接外,王鑫及其公司对樟子松、红豆杉等针叶树嫁接项目有了新的拓展。樟子松是早期速生树种,抗性强,可促进红松提早结实,并可在土壤瘠薄的向阳陡坡、沙地、碱地和红松自然分布区之外的寒带以及樟子松引种成功的地区,通过樟子松嫁接营造红松果林,为促进广大林农投入防沙固沙公益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的嫁接队伍先后承接了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锦州市义县等诸多地区的樟子松嫁接红松工程,成活率高达90%以上。

2008年,王鑫被授予辽宁省绿化奖章;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致富女能手”;2014年被评为“本溪市三八红旗手”,她的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做事不声张,勤勉坚韧,是王鑫做人做事的特点。积极投身造林及发展林下经济的近20年来,她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带领林农共同致富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3mEHXABjYh_GJGVoK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