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40岁离婚真的太爽了,等到60岁再离我真的太亏了”,这话来自诗人余秀华。
但实际上现实中,更多人会选择后半句。
先等等看。
这是对的,避免情绪冲动做出错误选择。
然鹅,看到那些等等看,越等越糟糕的当事人,我五味杂陈。作为一个理性者,面谈当事人时即便再共情也不会失态,这次,还真不行。
01
坐在我对面的秦女士,可能在电话里被1000个人咨询过法律问题,包括婚姻纠纷,但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时,医者不自医。
是的,她在一家律所做回访工作(打电话为主,还不是律师),薪水很低,3000不到。
她和老公一直在武汉居住,这10年里,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因为法考没过,一直兼顾工作和学习,还要一个人负责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教育。
老公觉得自己承担着赚钱大任,这成了他嘲笑妻子工资低的资本,所以从不体谅她的辛苦,出差回来只当大爷。
对家庭不负责任,秦女士选择容忍,丧偶式育儿不是流行词么,事情可大可小。
但如果经常出轨呢?你们的容忍度是多少?至少秦女士是出乎我意料的。
她老公的出轨史,可以写成一本书。
第一次,是在男方出差的时候,出轨对象还是未出校园的学生妹,如果不是秦女士赶过去抓现行,估计到后来还被蒙在鼓里。
生下女儿之后,在她坐月子期间,老公又一次出轨。巧了,还光挑学生妹。
一般来说,出轨的一方都会收敛些时日,但在她老公这里不存在的,一而再再而三。
第三者不断给她发亲密照,甚至有大量的转账记录,都是520、1314、999等带有赠与性质的转账。
这些仅仅只是《出轨史》的头几页。
而每一次的求原谅的结局,也和我的咨询经验对上了:7成的人选择回归,但最后的幸存者不超过3成。
02
武志红在《为何爱会伤人》里说过,“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但秦女士有对家庭和爱的渴望,更舍不得让两个亲密无间的孩子分开,一路隐忍。
退让换不来对方的“自省”,她老公在外放肆,对内控制欲却极强,尽管在外红旗飘飘,在家里,夫妻生活毫无尊重可言,秦女士似乎是满足她掌控欲的物件。
作为准律师,秦女士不是没有给自己的婚姻下过诊断书,但由于优柔寡断,她始终没办法迈出那一步。
“好的婚姻让人如鱼得水,坏的婚姻让人一蹶不振。”话虽粗却道出了最实际的道理。
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烂事干扰太多,正事儿没法干。
在进一步的沟通中,我才知道,在秦女士认真备战法考期间,第三者经常打电话示威骚扰,导致她生活工作一盘散沙。
看,不仅出轨的人极品,出轨的对象们也是极品。
03
我觉得我需要做的,不是马上说:离吧!而是引导她真正觉醒,不让她做出会后悔的选择。
我问,到现在为止你觉得你们还有修复关系的可能么?
她说绝无可能,心如死灰,只是不敢做决定,不敢面临未来的风险。
第一,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第二,她很想完成自己的事业,而现在一事无成。
确实,以她现在的情况,没有经济能力,在争取抚养权上并没有优势,最好的情况也只能一方一个,但她不忍心两个孩子分开。
我说,事情走到现在,你必须直面自己,想清楚当下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担心离婚后怎么办,而是打起精神让自己的工作走向正轨,有能力负担经济压力。
至于抚养权,我们可以先争取到小女儿的抚养权,等儿子大了,再去申请抚养权变更。
所以这个狠心,必须要下。
正因为是同行,我非常理解准备法考的不容易,如果总是被繁琐的事情阻碍,就不仅仅是考1年3年5年的事儿了。
大概是戳中了她,刚进面谈室的时候,她的情绪已经被磨得非常平静,但和我回忆完所有的糟糕细节后,她已经情绪崩溃,但不服输地只是细声抽泣。
我不是秦女士,但我能体味到生活和家庭对“秦女士们”的苛刻。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扛起育儿重担;因为家庭负担,她们会失去一些职场机会,但选择轻松的工作也意味着要守着一份微薄的薪水,另外,活在随时可能被替代的担忧里。
然而,数据统计,很多女性打心底里希望顾好家庭,也能工作得更好
尽管这样,老公嫌她们拖了家庭总收入的后腿,行啊,那就在干不完的家务里找补。
这是大多数家庭的常态,因为分工不同,总有一方需要妥协。如果家庭和谐,倒也不必夸大女性苦难,对丈夫们口诛笔伐。
怕就怕,自己的让步换来的是另一半的背叛,和下一次背叛,因为没有勇气反抗,逐渐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就像秦女士。
生活对她们很苛刻,丈夫出轨后,周围人反而来质问她们;在我们的社会,她们最容易听到的话竟然是,别以自我为中心,别把自己的感受太当回事。
忍来忍去的结果是什么?另一半觉得自己的行为理所应当,而你任何时候都没法做到心无旁骛,事业也一落千丈。
30岁,对和秦女士相似境遇的人来说,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是继续沉溺在糟糕的生存环境中,还是尊重自我,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在我们的谈话之后,我觉得这个答案应该很明显了,拖了10年,她终于松懈下来,愿意为自己好好筹划考虑。
写在最后
有个作家说,普通人的婚姻就像普通人家里的装修一样,充满事故和遗憾,凑合着用。
但我想说,家徒四壁也总比刷了刺鼻有毒的油漆强。
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同行业的当事人,所以特别懂她作为母亲和女律师的同时,还遭遇婚姻不幸的辛苦。
但我不希望我的女性当事人,去责怪大环境。
环境苛刻吗,如果觉得苛刻,抱怨再多也唔用。第一步能做的,或许就是自己给自己放假。
能自由选择,才真的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