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是一个概念?为什么冠状动脉容易硬化?

2019-12-21     心胸健康资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冠心病。这两者是否是一个概念?其实还存在疑虑、下面就让小冠来为您解说。

冠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到底是不是一个概念?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日本医学介绍》杂志就曾指出:冠状动脉硬化, 自幼儿期, 有时自胎儿期就已开始, 随着年龄增长而在发展, 其发展程度和方式则受先天/后天环境的影响,长期潜伏之后, 终成为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冠状动脉已经有粥样硬化病变。但是它的病变(狭窄)程度不够重,一般定义在50%以内,没有引起心脏的缺血症状和功能障碍。通俗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冠心病的前期,比冠心病的病变程度轻,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做支架植入和搭桥治疗。但是需要非药物加药物治疗,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到有心脏缺血阶段。

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前期,发展下去就是冠心病。如果已经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要在医生知道下长期非药物加用药治疗,尽力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为冠心病。

为什么冠状动脉容易硬化?

1、主动脉弓“赐予”的能量: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养分的动脉,起于主动脉,分左右两条,环绕在心脏的表面,形状象王冠。主动脉弓平右第2胸肋关节后方接升主动脉,呈弓形向左后行,左心室射出来的血,经过主动脉弓的时候,产生一个180度的回旋,这样血液就有了一个共振的能量,这是驱动血液流动的重要动力,而血压只是维持血管的紧张状态,保证这种共振能量的传递而已。冠状动脉是在主动脉弓之前发出的,还不包含这种能量,所以容易形成粥样物质的沉积。

2、树枝状的血管结构:冠状动脉血管在心脏表面走行成树枝(树根)状,又称作“血管树”,扭扭曲曲,容易形成湍流,易致粥样斑块的形成。

3、心肌细胞的代谢方式:心肌细胞在人体空腹时以脂肪酸代谢为主,势必脂质成分汇聚较多,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4、减压反射感受器:主动脉弓处存在减压反射感受器,该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缓冲血压的升降波动变化,使血压不至于过高或过低的波动,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而冠状动脉是在主动脉弓之前发出的,失去了减压反射的庇护,更容易形成粥样斑块。

不同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如何控制发展?

一般认为狭窄程度在50%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缺血的症状,所以也将50%以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称为冠心病。这种情况如果狭窄程度超过了70%,有缺血的症状,一般需要非药物(包括饮食控制和锻炼等)加药物治疗再加上血管再通(搭桥或者支架植入)治疗,安装了支架或搭桥之后,还要长期进行非药物加药物的支持。如果狭窄程度小于70%,或者是冠脉痉挛,仅仅非药物加药物治疗就行。

感谢阅读,如果你还有冠心病疑问,可点击文章底部“了解更多”预约问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XnNW8BMH2_cNUgEA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