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培机构的校长,你是想创业还是想圈钱?

2019-10-08     校长盟

国庆期间看中国好声音,顺手查了新晋导师李荣浩的简历,经过多年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从一个幕后作曲家到台前歌手的华丽转身,中间经历了10多年的磨练,才有了他如今开挂的人生。

"厚积薄发"我想大致也就是这样的;让我对这个词加深理解的是去年罗胖的跨年演讲中的一个案例,他说希望借助春晚宣传自己公司,央视老领导要求他们有日活过亿的服务器,他感觉要求高了,当看到淘宝在春晚广告后服务器崩溃的结果后,他感觉老领导是在爱护他。虽然他以开玩笑的方式讲的,可道理是共通的。

做企业做事业是需要一点点积累的,尤其在创业阶段,需要不断寻找自己的成功因子,反复验证成功,才能作为企业文化和基因保留在组织中,成为组织财富。

回到教培行业,这几年因为地产金融行业发展相继受挫,大量热钱涌入教育和大健康产业,可他们的加入不是为了帮助中小机构创业,而是为了圈钱,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大家都想挣块钱,少了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意识,做客户价值的初衷,只剩下股东价值引领,过度追求利润偏离了做这件事情的初心!

教培机构经历了20年的发展,大致形成了头部机构,中部机构和小微机构的产业布局,头部机构因为自身体系完整,现金流强大,基本已经抢滩资本市场,中部机构也会因为自身的优势获得天使投资,比如平行线获得李开复投资,小微机构是三类机构中缺少人才,缺少资金又渴望突围的一类机构。



想要借助机会突围的想法是好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会赶上无论是大趋势小趋势都是可行的,可是想要一夜暴富,挣快钱、圈钱的想法却是危险的。

金钱是为生命服务的,没有客户价值,金钱没有交换的前提,没有等价交换,商品都不是商品,何来相互服务与平衡呢?


因此,紧盯着别人做什么赚钱了,就赶紧转行,想要追上快钱的趋势是很难达到的,与其不停追着车跑,不如做个等车来的人,自顾耕耘,做好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属于你的那趟车。在等车过程中,要积累自己,才能在需要面对大爆发的时候,不会因为积淀少,接不住盘砸了招牌,坏了人设。信任是不可以透支的财富,创业阶段尤其重要。积累信任阶段,需要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送给创业的你我,共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1NgrW0BMH2_cNUgt6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