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男性,因“典型胸痛12小时”被送至急诊科。患者吸烟,无心脏病家族史,无其他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心脏听诊显示S1和S2正常,无杂音,全身查体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显示心肌酶水平升高,其他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入院时心电图如图1所示,窦性心律,V1-V4导联可见双相T波,V3导联ST段轻度抬高,为Wellen’s综合征A型心电图表现。
图1 入院时心电图
对该患者进行了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LAD)近端完全闭塞,成功放置了2个药物洗脱支架。3天后患者出院,病情稳定,无胸痛。
何为Wellen’s综合征?
Wellen’s综合征,又称为LAD冠脉综合征,1982年,de Zwaan等首次在一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无疼痛期描述了这一现象。7年后,de Zwaan又对Wellen’s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另一项前瞻性研究,并通过冠脉造影证实了其100%与LAD近端病变相关。
de Zwaan等发现,入院几周后有75%的Wellen’s综合征患者发展为广泛的前壁心梗。心电图检查提示LAD完全或者次全闭塞,因此强烈建议进行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该组患者禁忌行运动试验及其他负荷试验。
Wellen’s综合征的分型和心电图特征?
Wellen’s综合征分为A型和B型:A型的特征是V2和V3导联双相T波,可在数小时或几天演变为倒置;B型的特征是相同导联中T波深倒置,以后逐渐转为直立的动态演变过程,部分T波表现为双向。
心电图特征包括:
部位:胸前导联,以V2-V3导联为主,有时可扩展到V1-5、6导联,少数病例II、III、aVF导联也有特征性改变;
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2-4周);
心绞痛时上述导联T波正常(伪性改善);
病情进展可变为STEMI;
无ST段移位或轻度抬高(<0.1 mV);
无异常Q波,无R波递增不良。
除了心电图特征,Wellen’s综合征患者表现还包括:(1)近期发作心绞痛;(2)无或轻度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Wellen’s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Wellens综合征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心肌顿抑与心肌冬眠:当左室前壁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起T波特征性改变,而T波的演变则反映了缺血区顿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随着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渐变浅,室壁运动障碍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
心肌损伤、坏死: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轻度升高,说明心肌有损伤、坏死,这种损伤、坏死因深度浅(较心内膜下心梗还要浅),不足以引起QRS波及ST段如同STEMI那样的动态演变过程,只能够引起T波的特征性演变,是心梗的一种特殊类型。
文献索引:Omar Al-assaf, Mouayad Abdulghani, Anas Musa, Muna AlJallaf. Wellen’s Syndrome: The Life-Threatening Diagnosis. Circulation. 2019; 140: 1851–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