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就是帮助申请人兑现法律文书所确定的胜诉权利。在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同于身着法袍、在庄严法庭上敲响法槌的法官,但他们的办公桌上同样堆满了案卷,他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他们不辞辛劳、步履不停,送达、冻结扣划、查封拍卖、查找被执行人,只为尽快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他们,就是银川中院的执行团队。
80后虞东能啃“硬骨头”
执行一庭办公室里,员额法官虞东坐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刚立案的执行卷宗。80后虞东2009年考入永宁县法院,后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选调至银川中院工作。
执行工作有时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则需要正言厉色、责成失信被执行人及早履行义务。虞东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能手,因人而异、因案施策是他的强项,他总能以最佳的切入点化解执行难题。
虞东核验扣押物品
在中石化公司与某公司合资、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一案中,被执行人某公司涉及多起案件,涉案标的额达1.2亿元。
该公司开发建设的两个大型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均设定抵押并被多个法院查封,2个项目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涉及3500多套房屋、2800个地下车位,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及资金链断裂的影响,两个大型项目自2015年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产生了诸如购房群众无法入住、农民工讨薪、建筑及材料供应商讨要工程款及材料款等大量涉诉涉访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为了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化解上述项目烂尾问题,执行法官虞东多次参加银川市信访局的联席会议,根据案件特点制定并不断调整执行方案,变拍卖资产为盘活资产,变查封土地为查封房产,为项目重启奠定了基础。
老将周玉辉一干执行13年
周玉辉是个“老执行”,在银川中院执行局一干就是13年。他每天提早1个小时到单位,到岗第一件事就是在系统中查看网络查控的回复信息,对有财产的进行冻结、扣划,同时录入每个案件节点,2019年度执行案件结案数名列前茅。
当事人为执行干警(左二为周玉辉)送来锦旗
他常说:“以前不会用电脑,一点一点练习打字,慢慢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执行部门上线的操作系统是法院各部门中最多的也是最先进的,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全国网络查控系统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中常用的,利用好这些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执行质效和工作效率。”他对工作的这份责任感和执着,令执行局所有干警敬佩。
执行局“钉子户”卢友权
卢友权是执行一庭副庭长,他有个外号——执行局“钉子户”。2010年进入银川中院工作以来,就和执行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开始办理执行案件以来,执结案件数量年年名列前茅。
作为执行工作骨干,2016年,卢友权承办了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一起执行案,为了给众多被害人一个满意的交代,卢友权一次次外出调查取证,核实该执行案的财产线索,搜集相关证据,涉案财产最终顺利拍卖。
卢友权(左)与执行干警讨论案件情况
被执行人吴某是个十足的“老赖”,在银川两级法院有多起执行案件。2017年1月,银川中级法院公开宣判了吴某拒不执行裁定案,吴某以拒不执行裁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历时2年,被执行人吴某终于被定罪,这是银川市首起拒不执行裁定罪案件。
团队“领头羊”王文浩
王文浩就执行案件情况接受媒体采访
“2019年是非常艰辛的一年,这一年案件量大幅上升,每周六正常上班,每天加班至晚上七八点。感谢我们第四团队的每位成员,辛苦了!”
同样是80后的执行法官王文浩,进入银川中级法院工作已有五六个年头,后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任用为银川中院研究室副主任,但由于执行工作需要,他选择了继续坚守,现任执行实施第四团队队长,遇到疑难案件和社会影响大的案件,王文浩总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想尽一切办法攻克难题。通过不断努力,他带领的执行团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不断进步的鲁文举、张德深
与王文浩同一年入职银川市中级法院执行局的还有90后鲁文举、张德深。刚开始,从未接触过执行工作的他们,每天跟着执行局的前辈早出晚归,熟悉执行工作的内容和模式,摸索工作方法。渐渐地,他们开始独当一面、独立办理执行案件。能够迅速转变角色、进入状态,得益于他们的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更得益于他们的谦虚好学、善于总结。
张德胜为团队干警讲案件情况
鲁文举接待当事人
在鲁文举的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了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情况,其中既有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也有突然迸发出的好思路。作为普通的90后执行干警,他们没有前辈的经验和阅历,没有太多荣誉和光环,但是他们同样拥有坚定的法治信仰,只因为穿上法院制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肩负起了实现公平正义的使命和责任。